摘要:遼寧隊方面,郭艾倫的缺陣使球隊少了一個終結點,但也在某種程度上解放了趙繼偉和史蒂芬森,使球隊的整體性反而更好。趙繼偉在前三節,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防守國內球員和串聯球隊上,體力得到了很好的保存,當比賽進行到第四節,遼寧隊全場緊逼給山西隊施壓,體力充沛趙繼偉通過3次球權轉換連得8分,一舉將比分反超,這一幕與郭艾倫的打法何其相似。

2019-20賽季CBA常規賽第22輪,積分榜第三位的遼寧隊坐鎮主場迎戰緊隨其後的山西隊。兩支球隊都不是最強的陣容配置。遼寧隊中郭艾倫、韓德君因感冒缺陣。山西隊外援富蘭克林因傷被佩恩替換,默契程度有待提高。雖然兩支球隊關係很好,但是比賽過程依然火藥味十足。遼寧舊將原帥面對舊主毫不手軟,拿下全隊最高的24分。遼寧隊方面,郭艾倫的缺陣使球隊少了一個終結點,但也在某種程度上解放了趙繼偉和史蒂芬森,使球隊的整體性反而更好。兩支球隊的實力在伯仲之間,大部分時間裏山西隊稍佔優勢,直到山西隊大外援被罰下場,小外援佩恩也出現抽筋現象,這纔打破了雙方的均勢,最終遼寧隊憑藉第四節的全場緊逼反超比分,遼寧隊116:108擊敗山西隊,以三連勝的成績結束2019年賽程。

李曉旭上演“魔獸歸來”

韓德君的缺陣降低了遼寧隊的高度,然而李曉旭在關鍵時刻完美彌補了大韓缺陣帶來的問題,以積極的拼搶和出色的手感,得到19分10籃板2蓋帽,其中6個前場籃板,更是上演了一出“魔獸歸來”的好戲。

沒有韓德君的遼寧隊攻防速度更快,尤其是面對以外線爲主的山西隊時,巴斯和李曉旭領銜的內線在換防時完全可以防出去,不給山西隊外線投籃的機會。山西隊外線主攻點原帥只有4次外線出手機會,全隊只投進9個三分球,這些都得益於遼寧隊內線極強的機動性。

本賽季,李曉旭的手感不好,不僅三分不準,大號二分球也找不到準星,因此,李曉旭總是被對方防守放棄的那一個位置,他總是獲得很多空位投籃的機會,而他又投不進......怪圈如此反覆,李曉旭始終在圈裏循環。

從上一場開始,李曉旭減少了投籃的次數,重新把精力放在防守和籃板球上,踏踏實實地從藍領再出發,這一改變使李曉旭一下子找到熟悉的感覺,重新找回了狀態。二分球10中7,三分球1中1,罰球4中2,十分高效。

趙繼偉迴歸組織後衛仍舊“帶刀”

郭艾倫的缺陣給了趙繼偉迴歸組織後衛的機會。回到熟悉的位置,有了絕對指揮權後,趙繼偉把球隊梳理得井井有條。在他的串聯下,史蒂芬森在攻守兩端的積極性更高,兩名外援之間的聯繫更多,國內球員的作用更大。遼寧隊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整體性”。

趙繼偉打得也很合理,上場34分鐘裏得到24分3籃板3助攻1搶斷,二分球2中1,三分球7中5,效率十分驚人。趙繼偉在前三節,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防守國內球員和串聯球隊上,體力得到了很好的保存,當比賽進行到第四節,遼寧隊全場緊逼給山西隊施壓,體力充沛趙繼偉通過3次球權轉換連得8分,一舉將比分反超,這一幕與郭艾倫的打法何其相似。

本賽季,趙繼偉場均出場32.4分鐘能得到11.2分2.8籃板4.4助攻2.8搶斷,三分球命中率40.2%,這些數據是在他主動改變自己打法的前提下實現的。當很多聲音認爲趙繼偉已被郭士強用廢的時候,趙繼偉用自己的“聰明”和“大局觀”主動改變打法,以“帶刀後衛”的姿態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價值。如今,在面對如此高光的趙繼偉時,郭士強也不得不重新考慮他的定位,也許讓趙繼偉真正迴歸一號位,纔是大勢所趨,才能讓遼寧隊走得更遠,也許“小粗溜”正是通過“曲線救國”,才使自己真正能夠回到組織後衛的位置上。

史蒂芬森迎來大考驗

即使郭士強一直不承認,但是兼容問題始終是遼寧隊中最大的挑戰。郭艾倫的缺陣給了驗證這一問題的機會。先來看看史蒂芬森的本場數據,37分10籃板6助攻3搶斷1蓋帽,二分球22中12命中率55%,三分球6中3命中率50%,罰球4中4命中率100%。這就是超級外援的數據,也可以說明遼寧隊在選外援的問題上“沒走眼”!

史蒂芬森的特點和類型與功勳外援哈德森不同,因此不能簡單地拿二者比較。史蒂芬森的外線命中率不高,通常上半場連續打鐵,但是他在下半場的命中率卻非常高,而且他的外線出手次數控制得還可以,只要不是鬧情緒,三分球都始終是他的第二選擇。

史蒂芬森的突破是遼寧隊最犀利的武器,與巴斯的中投一樣,幾乎無解。之前的比賽中,由於郭艾倫過多的持球,導致史蒂芬森比賽態度消極,突破次數銳減,因此史蒂芬森的作用始終發揮不出來。當郭艾倫減少持球后,史蒂芬森的能力被激活,上一場對陣廣廈隊,他就頻頻突破內線造殺傷,本場比賽,他更是突得興起,尤其是他連續“拜佛”,連貫程度在CBA無出其右,觀賞性極強。

史蒂芬森開始融入球隊

經歷了與廣廈隊一戰的大逆轉之後,史蒂芬森越來越喜歡遼寧隊的緊逼,也越來越願意參與防守了。和之前的“背手進攻”、“眼神防守”不同,史蒂芬森的防守意識和積極性也被逐漸“喚醒”。由於遼寧隊的球權分配更合理,傳導球的速度和節奏更快,戰術更清晰,執行更堅決,因此,史蒂芬森打得更加“舒服”,攻防體系運轉得也就更順暢,球隊的整體性更好。在球場上,看到史蒂芬森一次次地對抗身體突進籃下,看到他主動盯防山西隊小外援佩恩,尤其在第四節全場緊逼時,他大聲地指揮隊友防守,可以肯定,史蒂芬森已經開始融入到球隊中了,“大殺器”的威力正在逐漸顯現。

當賽程進行到一半之時,各支球隊都開始經歷疲勞期。最明顯的是球隊外援已經紛紛進入傷病潮,比如吉林隊的瓊斯、北京隊的林書豪、山西隊的富蘭克林等等,都是因爲過度使用而受傷。史蒂芬森在這個階段剛剛開始融入球隊,正好和其他球隊的疲勞期打了一個“時間差”,因此,郭士強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加快史蒂芬森與球隊融合的速度,以備在即將到來的第二階段賽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如何使用史蒂芬森與郭艾倫

史蒂芬森是一名比較單純的球員,他不適合做球隊的“大腦”,但是足以成爲球隊的“重拳”。那麼,如何發揮出這記重拳的最大威力,如何調動起史蒂芬森的積極性,是主教練郭士強的“分內之事”。賽季初,郭士強捨不得犧牲掉郭艾倫這個點的“既得利益”,造成球隊成績差強人意,比賽過程慘不忍睹,因而揹負了沉重的輿論壓力。重壓之下,郭士強不得不摒棄私利,重新調整球隊打法,讓合適的人幹合理的事,充分發揮球員所長,才使遼寧隊重新走上正軌,可見,不是郭士強能力不行,而是被私利矇蔽了雙眼。

郭艾倫的缺陣,讓遼寧隊損失了一個終結點。趙繼偉、高詩巖、劉志軒輪番衝擊內線都沒能得分,這足以體現出郭艾倫的作用和價值。但是從另一方面看,趙繼偉迴歸組織後衛後,進攻組織更加合理,戰術執行堅決,無球隊員跑位積極,兩個外援之間連線更多,可以說,這支球隊表現得更像是一個整體,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到進攻和防守之中,球隊是每一個人的球隊!

郭艾倫的防守和突破是國內頂級水平,趙繼偉的視野和傳球也是國內頂級水平。用其長處,打球合理,每個人都舒服,球隊成績不會差;用其短處,打得彆扭,每個人都有情緒,球隊成績不會好。很多專業人士都認爲郭艾倫更適合打攻擊後衛,更適合扮演板凳匪徒收割比賽,而只有郭士強和郭艾倫固執地認爲打組織後衛才能體現出“價值”。球隊整體成績不好,個人的“價值”就大不到哪去!球隊成就了球員的價值,平臺給了個人發揮的空間。大河流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都使勁給集體添磚加瓦時,個人的利益才能最大化。

本專欄幫您

介紹賽場內外花絮,分析輸贏勝負原因

如果喜歡,請加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