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此,我們認爲,年輕人不願意交社保,主要原因有以下四個:第一,很多人認爲自己才二三十歲,等到真正退休年齡還很早,如果現在繳納養老金要三四十年,到時候能否活着領到養老金都是未知數,所以,他們更願意活在當下,過着得過且過的日子。有的覺得自己未來退休還很長,社保的漏洞又這麼大,並不急着繳社保,更多的人因爲繳納社保後,個人賬戶不能隨着自己轉移,交了也白交等。

目前,有部分年輕人沒交社保,他們主要是在民營企業、個體戶、自由職業者、農民工等羣體。繳納社保的人反而僅佔在職職工比例的38.8%。這從某種意義上説,正是交納社保人數不多,退休人員衆多,這才導致我們國家養老金要靠財政撥付才能達到收支平衡。

對此,我們認爲,年輕人不願意交社保,主要原因有以下四個:第一,很多人認爲自己才二三十歲,等到真正退休年齡還很早,如果現在繳納養老金要三四十年,到時候能否活着領到養老金都是未知數,所以,他們更願意活在當下,過着得過且過的日子。

第二,還有一部分人認爲,養老金個人賬戶缺口這麼大,中國老齡化趨勢愈來愈明顯,而且國家還要延遲退休,自己年老時能否領得到養老金還是變數,倒還不如自己存點錢,或者買份養老保險,這樣自己老了後照樣有保障。

第三,有些民營企業很少給職工加工資,如果單位替你繳納五險一金後,你的到手工資可能大打折扣(會減去三分之一左右),爲了讓工資好看一些,民企不太願意給職工交社保金。同時,員工爲了能讓自己少交社保基金,減輕當前的生活壓力,也接受了企業不交社保的要求。於是,雙方達成了一定的默契。

第四,一些年輕農民工的流動性極強,在A城打工幾年,就要換到B城繼續打工,而如果在A城市裏打工交了幾年社保,再跑到B城市,社保基金並不會隨個人工作單位轉移而帶走,會有部分社保基金白交。在這情況下,農民工覺得反正我交了社保也帶不走,給當地經濟發展做貢獻,我還不如不交社保爲好。

但是,我們認爲,年輕人不管是爲自己將來打算,還是爲了國家養老金事業的可持續性發展,都應該繳納養老金。一方面,社保是多數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無論未來發生什麼,至少每月有一筆固定的養老金可以維持自己的晚年生活。而這種保障功能除了養老金,其他任何一種方式都是養老金無法達到的。

另一方面,現在是國家劃撥大量國有資產來補貼養老金,而且還能保證養老金年年能夠上漲但問題是,各地養老金交付的比例還不是很高,如果很多人都不參加養老金,甚至選擇棄保。那若干年以後養老金將無以爲繼,光靠國有資產變現也不一定能填得了這樣的漏洞。出於對大局的考慮,廣大勞動者也應該繳納養老金。

那麼,部分年輕人不願意繳納社會保基金,年老後該怎麼辦呢?第一,活到老,幹到老,不講究退休,同時努力存錢,到了實在幹不動了,可以變買房產以房養老。第二,直接參加社會養老保險。如果單獨交付養老保險,也可以爲養老增添一份保障。第三,那些不繳納養老金的人希望未來國家允許他們一次性將養老金補齊,這樣也可以晚年享受到養老金的待遇。

年輕人不繳納社保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收入太低,繳不起社保。有的覺得自己未來退休還很長,社保的漏洞又這麼大,並不急着繳社保,更多的人因爲繳納社保後,個人賬戶不能隨着自己轉移,交了也白交等。不過,年輕時不繳納社保,等到老了後,就只能是“養老只能靠自己”或者採取以房養老的方式解決。但是,我們的觀點是繳納社保很重要,這是給你的一份保障,每個人至少要繳足15年社保,再來談後面該不該再繼續交納社保的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