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成腊味煲仔饭是腊肠最好的归宿,腊肉、腊鸭、白油肠和鸭润肠,分别切成薄片,用小油锅煎到微微发脆,再铺入事先就准备好的小瓦罐白饭上,在炉火正盛的架子上煲,揭盖涌出一阵白雾,夹杂那扑鼻的腊味浓香一攻,站在摊前的人,可能站也站不稳了。我曾经在广州老字号 " 沧州栈 " 里见过鸭润肠的生产,讲究得让人惊叹:猪肉肥瘦三七先分开,肥肉粒要用白糖腌渍成 " 冰肉 ",瘦肉则用白酒、老姜汁、靓陈皮腌成 " 香肉 ",最后拌入小拇指甲盖大小的鸭润粒,加入筛管在酱缸中慢慢抽出的老抽,灌入肠衣内,再经过阳光 " 生晒 ",浓郁的 " 豉味 "、鸭肝的鲜味、糖酒香味以及肉的腊味,就是这样得来。

很多人去广东吃吃吃时,可能会发现很多菜名里有鸭润,其实就是鸭肝(广东人觉得 " 肝 " 的谐音 " 干 " 不好听,于是粤语就把 " 肝 " 改成反义词 " 润 " ——猪肝被叫作 " 猪润 "、鸭肝就是 " 鸭润 "。)。广东人爱吃肝,猪润煲粥、猪润爆葱、猪润靓汤,都是街头出现概率极高的小吃,而鸭润的身价更高一些,更值得认真对待,今天所长就带大家看看广东的鸭润。

01

鸭润水饺

/ 鸭润与香肠的相得益彰 /

鸭润水饺其实不是水饺,而是云吞。传统的做法是,一整只的大虾和几粒煮老的鸭润,一起包到云吞皮里,用滚水一焯便起,此时的虾和鸭润馅儿是半透明的,云吞皮弹润嫩滑,一口咬下去,鸭润的粉与虾仁的嫩相得益彰,好看又好吃。

鸭润水饺 | 拍摄 魏水华

这种小吃源自民国时期的西关老字号 " 金钟阁 ",原本用的是新鲜鸭润,但后来有人改良成腊鸭润水饺。比之原著,多了嚼劲和浓郁的腌腊滋味,适合搭配顺德白酒。

拍摄 魏水华

02

腊鸭润

/ 最好的归宿是煲仔饭 /

所谓腊鸭润,就是腌制风腊的鸭润,在广州,它和腊肉、腊鸭一样普遍。三元钱一小扎,买回家不用多做处理,洗干净后,用黄酒蒸了就很好吃,还可以煲成腊鸭润靓汤,整只的腊鸭润飞水后,加陈皮煲成老火汤,最后加入特别香甜好吃、又廉价的西洋菜,滚起就能享用。按老广们的讲法:" 那啖浓汤,新鲜美味无得弹。"

腊鸭煲 | 《舌尖上的中国》

当然,腊味里最极品者,莫过于腊肠。在广式腊肠,分为白油肠、老抽肠和 " 润肠 " 三种。白油肠以生抽调味,颜色鲜艳,一粒粒白色脂肪点缀在红肉之间,特别好看,加之滋味柔和,适宜清蒸;老抽肠以老抽调味,颜色较深,适合当配菜或者爆炒,滋味浓烈;而润肠则是加了肝的腊肠。

半肥瘦腊肠 | chuyi88

因为肝脏肥美,可以适当少加肥肉,多加瘦肉,成本高,溢价就自然高了。我曾经在广州老字号 " 沧州栈 " 里见过鸭润肠的生产,讲究得让人惊叹:猪肉肥瘦三七先分开,肥肉粒要用白糖腌渍成 " 冰肉 ",瘦肉则用白酒、老姜汁、靓陈皮腌成 " 香肉 ",最后拌入小拇指甲盖大小的鸭润粒,加入筛管在酱缸中慢慢抽出的老抽,灌入肠衣内,再经过阳光 " 生晒 ",浓郁的 " 豉味 "、鸭肝的鲜味、糖酒香味以及肉的腊味,就是这样得来。

鸭润肠 | chuyi88

做成腊味煲仔饭是腊肠最好的归宿,腊肉、腊鸭、白油肠和鸭润肠,分别切成薄片,用小油锅煎到微微发脆,再铺入事先就准备好的小瓦罐白饭上,在炉火正盛的架子上煲,揭盖涌出一阵白雾,夹杂那扑鼻的腊味浓香一攻,站在摊前的人,可能站也站不稳了。

馋人的煲仔饭 | 豆果美食网网友月亮晶晶

此时的鸭润肠色泽鲜润、香味浓郁、皮脆肉松、入口酥化,特别适合广州人喜欢咸中带甜的口味。很多人觉得,离了广州之后,别处的腊味煲仔饭,都不是那么回事,也许为了口味会多放腊肉腊肠,但缺了鸭润肠,吃起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老外也喜欢吃鸭肝,法餐中有用车厘子酱、黑松露、鹌鹑蛋来搭配鸭肝,做成高级料理的,可终归让人觉得是鹅肝的替代品,不像广东鸭润那么一本正经地精贵。

不知道你们怎么样,反正我叫了煲仔饭外卖 ......

本文来自果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