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11月23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因學生人數下降,馬來西亞吉打州有14所華小面臨“降級型”變成微型華小的命運。

據瞭解,從A或B型學校降級的後果,最直接影響是遭撤除正式的副校長一職編制,而以往微型學校校長唯有進行“校內委任”副校長來協助掌校,屬於不受教育局承認的“非典型”副校長。

資料圖:南光華文小學。(來源: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吉打州華校高級督學羅永忠說,教育部將於2020年落實學校級型調整計劃,所有學生人數150名以下的學校,都會被歸納爲“微型”或者C型學校,而800人或以上是A型學校,150至800人則是B型學校。

他說,教部已逾10年沒有進行學校級型調整,如今若是一所學校的學生人數跌破150人的分界線,後年就會遭遇有調降級型的後果。

他說,根據最新的統計顯示,州內有14所華小因學生人數下跌,將面對從A或B型學校被降級微型學校的命運。 在目前,面對從A型被降至微型的華小,包括位於吉北區打惹的南光小學。

此外,與“降級型”相反的是,有一所華小學生人數增加,而有望從微型學校升級變爲B型華小,即雙溪大年臨溪小學。

羅永忠在出席吉北華校教師會69週年會慶宴會上致詞時說,多所華小面對下調級型的危機,需要各地華裔子弟“增產”救校。

“各區華裔青年需要多生育,讓華裔人口增加而不會有新生來源問題,就不會擔心被降級型。”

他說,州內學校級型重新調整後,除了有14所華小受影響外,也有44所國小、9所淡小因人數下跌而將被降級型。

“全國共有56所學校因爲人數增加而調升級型,吉州唯一的華小是雙溪大年的臨溪小學。”

羅永忠也提到瑪拉初級理科學院(MRSM)每年有開放10%學額給非土著學生,希望家長評估爲選擇這個華小畢業生的另一個升學出路。

他舉例,許多華裔學生報讀預科班後,各方面表現也比其他學生傑出,所以希望家長可以查詢資料及鼓勵孩子爭取瑪拉的升學機會。

吉北華校教師會署理主席林保儀致詞時,感謝過去給予該會贊助的熱心人士、會員的支持、學校的響應,讓該會完成每年舉辦的各項課外活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