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LU:巴黎地方城市發展規劃(PLU)取代了原有的城市總體規劃,重點在於協調巴黎與周邊城市之間的區域發展關係,保護社會和城市環境的多樣性,並改善城市住房條件,提升各地區生活品質。在多年的增長與發展過程中,城市規劃與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門在工作中對新建項目的毫不妥協與嚴格執法使巴黎的城市肌理得到很好的留存與保護。

本文作者 | Charles Grandjean、鄭可

編輯 | 裏裏

“從戰後到60年代,都市的擴張侵佔了田園和周圍的鄉村。今天,在犯下了這麼多的罪孽後,我們終於開始明白增長必須是可持續的。都市不能再野蠻膨脹,而是需要控制、收縮。我們的世紀(20世紀)將城市這一人類的偉大發明扭曲了。”——倫佐·皮阿諾,2008。

倫佐·皮阿諾將戰後的幾十年看成是人類發展歷史上很糟糕的時期。他的言論具有代表性,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這個發展方向並不是最佳的,需要重新審視我們的都市發展模式。

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

● 塞納河岸-國圖段©巴黎市政廳

如同所有的歐洲大都市,從二戰結束的1945年直到1973年石油危機,巴黎的城市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經歷了輝煌的30年。“嬰兒潮”直接導致了住宅需求量的暴漲;同時隨着這一時期西方社會不斷追求美國式的舒適生活方式,對家用電器和汽車的依賴也越來越嚴重。

於是,在曾經由私人小住宅、小雜貨店、麪包房、小教堂這樣低矮的、怡人尺度的建築組成的巴黎郊區村鎮,現代居住區的建設量不斷增長。與這些大型居住區項目相伴的是重要大型交通網絡的建設,包括環城快速路、高速公路、鐵路和公共交通網絡,而這些交通項目建設得以實施要歸功於戴高樂和蓬皮杜兩位總統於1960-1975年間制定的重大項目建設政策。

城市建設沿着這條主線發展持續了多年。大批量的生產和建造技術的更新有利於產生新的風格、新的建築美學、建築功能和新的使用方式。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早就在爲迎接21世紀的到來做準備了!

但是,多年以來,郊區的發展不僅帶來了很多社會問題,也產生了複雜的經濟問題。許多街區完全用於單一的居住功能,大巴黎地區的複合城市功能漸漸失去,被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取代,以適應快速的交通和大規模的生產。於是人們開始逃離郊區,要麼迴歸都市生活,要麼離開大都市圈、去到更加接近鄉村的外省。漸漸的、隨着21世紀的到來,住在HLM裏成爲了邊緣化的象徵,這裏的居民被自己的都市和它的經濟利益所拋棄。

HLM:法國“低租金住房制度”,通過政府強制規定城鎮廉租房建設比例,主要是保障較低或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現在更普遍的叫做社會住宅。

重啓“城市黑洞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之城,既能承載回憶,又能包容未來,怎樣去建設和經營一座理想的城市?

今天在法國,我們這個行業裏越來越多的人認爲,正確的模式應該是修補、縫合和重啓都市以及它被遺棄的區域。這些被稱爲“城市黑洞”的街區,產生自廢棄的工業遺址、錯綜的道路交通線、遺棄的停車場...它們成了今天爭論的焦點。地方政府的城市規劃圖中也將這樣的區域化爲改造項目建設用地。

爲了給建設者提供實施導則,目前巴黎大區的各城鎮按照這樣的規劃方向和思想公佈了指導性文件。“地方城市發展規劃”(PLU)成爲建設項目必須全面遵守的規範,與之相伴的還有其它一些有關可持續發展的文件,使得建設方、施工方、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對這一要求充分重視。

PLU:巴黎地方城市發展規劃(PLU)取代了原有的城市總體規劃,重點在於協調巴黎與周邊城市之間的區域發展關係,保護社會和城市環境的多樣性,並改善城市住房條件,提升各地區生活品質。其中規劃主體是“可持續建設與發展規劃文件”(PADD)。

在各級政府的網頁上,有關“可持續建設與發展規劃文件”(PADD),“策劃與治理方向性文件”(OAP)以及“地方城市發展規劃”(PLU)都可以閱覽和下載。這些文件目前不是強制性的,而是對於2030年以前的城市街區的發展提供廣泛的指導和建議。它們不僅提倡在建造中使用可持續的環保材料,而且引導社會各參與方在城市整治與建設項目中注重節能、節水和生態綠化。

這些文件由各地方政府的“國土資源公務員委員會”起草並討論通過,在地方政府首席行政官員及其代理人確認通過後纔可以發佈。通常在委員會民主論證的過程中,市民或者他們的代表會應邀參加會議並發表關於城市發展及規劃的意見。

留存城市肌理

俯瞰巴黎會看到一個什麼樣的城市?巴黎的街道通常都是以某個小廣場開始,錯綜的街巷連接着埃菲爾鐵塔和奧賽博物館,只有在城市外圍纔看到現代化的高樓,彷佛那是另一個世界的入口

在多年的增長與發展過程中,城市規劃與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門在工作中對新建項目的毫不妥協與嚴格執法使巴黎的城市肌理得到很好的留存與保護。

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

● 理查德·羅傑斯、倫佐·皮亞諾——蓬皮杜藝術中心(圖片來源於網絡)

看看巴黎市中心那些現代派的、解構主義的和當代前衛風格的建築數量,最著名的那些都可以掰着手指頭數出來:理查德·羅傑斯和倫佐·皮亞諾的蓬皮杜藝術中心讓·努維爾的蓋布朗利博物館貝聿銘的盧浮宮擴建工程帕特里克·貝爾熱的Forum des Halles購物中心等等,都是由法國政府和國際知名建築師合作的結果。

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

● 讓·努維爾——巴黎蓋布朗利博物館 (圖片來源於網絡)

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

● 帕特里克·貝爾熱——巴黎Forum des Halles購物中心©Patrick Berger

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

● 貝聿銘——盧浮宮擴建工程(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它更新的項目例如讓·努維爾設計的位於拉維萊特的巴黎愛樂音樂廳,弗蘭克·蓋裏在奈伊-布羅涅的作品路易·威登基金會等,它們大都靠近城市快速環路,因而建築可以更加自由地展示其紀念性和唯美特質。

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

● 讓·努維爾——巴黎愛樂音樂廳(圖片來源於網絡)

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

● 弗蘭克·蓋裏——路易·威登基金會©路易·威登基金會

私人開發商如果想在巴黎市區奧斯曼風格的街區建造當代風格建築,始終難以獲得認可。巴黎莎瑪麗丹百貨大樓改建就是最好的例子:該百貨大樓的擁有者(LVMH集團)希望建築具有創新的當代形象,委託日本SANAA建築師事務所的妹島和世和西澤立衛設計。建築設計按照巴黎市“地方城市規劃文件”(PLU)的規定,遵重了街區的建築體量和外形,但是選用了輕盈的建築材料和明快的色彩。然而管理機構和百貨大樓附近的居民對建築面向利沃利大街的外立面的反對意見使得項目施工停頓了幾年。目前的計劃是到2019年夏天完工。

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

●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莎瑪麗丹百貨大樓©Google image

長期以來都市景觀的和諧都是巴黎城市規劃管理的重點。因而在當下,如果不經過“法蘭西建築師專家委員會”(ABF)的審查是不可能宣示獲得新的建設許可的。這個委員會專門負責檢查、控制與覈實建設項目是否尊重了對其所在區域的美學和文化歷史遺產。

事實上,由於巴黎城市地域內分佈廣泛的歷史文化遺產,市區95%的面積都屬於“法蘭西建築師專家委員會”(ABF)的職權範圍,被列入“歷史文化遺產”的每一棟建築或每一個城市物件,比如教堂、噴泉、廣場、雕塑等周圍500米半徑範圍內都被劃定爲保護區域。這一公共用途區劃的限制確保政府對城市風貌和特性的保護和控制,也因此能夠保留城市對遊客的吸引力。

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1992 年裏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大會以及1995 年哥本哈根社會發展峯會在法國國內引起巨大反響,可持續發展概念逐步深入人心,成爲法國各項公共政策的根本目標。與此同時,可持續發展思想在城市規劃界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20多年來,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在巴黎的城市規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廣泛。2001年,社會黨政治家貝爾特朗.德拉諾伊當選巴黎市長後,對巴黎市區的居住、公共設施、公共交通、機動車交通等問題進行重新審視。

基於減少空氣污染的強烈意願,德拉諾伊在其兩屆任期(12年)內致力於大量增加城市綠地、自行車道、新型生態公共交通,尤其是有軌電車環線和共享單車Vélib,這一共享單車系統自2007年投入使用以來便取得了巨大成功。他領導制定了一份新的“地方城市規劃文件”(PLU),修改了有關社會住宅分佈和分配方式的法規,要求在規模大於800平方米的新建住宅項目中包含25%的社會住宅,以便不同社會階層的混居與融合。

伴隨這一計劃的是一項將公共財政資助用於巴黎市區改善那些正在被遺棄的、居住和衛生條件差的樓房。這些房地產項目將着重填補巴黎市區那些空置的荒蕪地塊,或者改造破舊的老建築並賦予其新的功能。

2016年,巴黎破舊骯髒房屋改建計劃轉向對空置的、破舊的11.4萬套閣樓“亭子間”的再開發,將它們改造爲社會住宅。閣樓“亭子間”是指房屋頂層坡頂下的房間,過去專門給傭人們居住,大部分在巴黎15、16區等高尚區域,可見這一計劃的目的也是爲了在房價昂貴、缺乏活力的街區重新注入社會融合與生活的多樣性。

巴黎市政府公佈了第一期在2020年前改造1000套閣樓的計劃,然而這一項目引發了居民和房地產銷售行業衆多的爭議和不滿,看好這些街區房地產市場前景的人們希望能保持它的投資價值,不同社會力量之間的博弈仍然是未完待續。

拯救塞納河岸

“巴黎是塞納河的女兒”,自中世紀初期以來,巴黎這座城市在塞納河一些主要渡口上建立起來,河與城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塞納河岸不僅是交通空間,更是代表城市生活方式的一個公共空間。

塞納河兩岸及沿河的快速機動車道也許是首都的生態改進過渡最具代表性的話題。到目前爲止,這兩條城市高速路是機動車快速穿越巴黎市區最便捷的道路。它們也曾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自2002年開始,巴黎市政府在每年夏季將它們暫時關閉,變成臨時步行空間和濱水沙灘。

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

● 塞納河岸-奧賽段©巴黎市政廳

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

● 塞納河岸-巴士底段©巴黎市政廳

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

● 塞納河岸-沙灘©巴黎市政廳

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

● 塞納河岸-市政府段©巴黎市政廳

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

● 塞納河岸-西堤島段©巴黎市政廳

2014年,巴黎社會黨候選人安娜·伊達爾戈當選巴黎市長後加快了這一改造計劃的進程。經過十多年的會談、研討、辯論和投票,2017年對穿過市中心的30%的塞納河濱水快速路開始正式實行關閉。

作爲所有機動車污染排放的堅定反對者,伊達爾戈從2015年開始在巴黎嚴厲施行機動車限行政策:降低機動車環線和城市主幹道的限速,雖然最初階段造成了交通擁堵,但是逐漸得到改善。對機動車實行嚴格分類,只允許污染更小的車輛進入市區。

巴黎市民對此的反應各不相同。對機動車依賴較強的人認爲這個新規是無法接受的,因爲給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不便甚至危害。其他人則認爲這是一個不得已但必要的舉措,它使得巴黎的空氣更加清新,生活更加愜意。對汽車依賴性不高的人羣、尤其是年輕人,大部分支持在首都禁止化石燃料機動車通行。

一直以來塞納河兩岸都被認爲具有很強的城市公共空間的功能,對市民和投資者都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奧斯特里茨碼頭就是一個典型案例。2008年,幾位建築師贏得了將這個舊的水上交通倉庫改建爲開放式文化中心的設計競賽,其中雅克布+麥克法蘭事務所贏得了“時尚設計中心”項目的設計合同。這棟2012年啓用的建築不僅彙集了展覽空間和工作室,還有酒吧、舞廳和屋頂平臺,充滿“時尚、新潮和刺激”,是喜愛大衆文化的巴黎年輕人光顧的地方。

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

● 雅克布+麥克法蘭事務所——時尚設計中心©Jakob+Macfarlane事務所

這個曾經作爲駁船停靠和貨物存放的舊碼頭重新煥發青春,塞納河東段從奧斯特利茲車站到弗蘭索瓦密特朗大圖書館一帶的人氣大大提升。每年夏天這裏都會出現各種酒吧和其它臨時消費場所,使得城市中這一新的熱點不斷升溫。

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

● 雅克布+麥克法蘭事務所——時尚設計中心©Jakob+Macfarlane事務所

年復一年,巴黎的城市面貌悄然變化。基本上最顯著的城市建設項目都融入了巴黎固有的城市肌理和適度的街道體量。但是兩個超高層建築項目仍然通過了市政府的審批:一個是由AOM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蒙帕納斯大廈改建,預計2024年完工(這一年將在巴黎舉辦奧運會)。

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

● AOM建築師事務所——蒙帕納斯大廈©Nouvelle AOM

另一個是由雅克·赫爾佐格和皮埃爾·德·梅隆設計的“三角大廈”,預計2020年開工。

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熱點|拯救巴黎——大巴黎城市更新管窺

● 雅克·赫爾佐格、皮埃爾·德·梅隆——“三角大廈”©Google image

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成爲城市未來發展的驅動力,由此產生的一系列新創意、新競賽和新項目引發了思想家、建築師、規劃師們的興趣,新的動力促使他們去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綠色和充滿活力的智慧城市

2015年舉行的第21屆聯合國氣候大會並簽署的《巴黎氣候協議》於2016年生效。維克多·雨果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今天看來同樣具有現實意義:

“拯救巴黎,不僅僅是爲了法國,而是拯救全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