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張亞中

在臺灣,《環球時報》是一個很能代表大陸中央立場,同時傳遞"強硬"聲音的媒體。所以,當我決定來這邊參加環球時報年會的時候,我的臺灣朋友們是持保留的態度。

總體來說,我對當下的兩岸關係的發展並不完全悲觀。爲什麼?

“大陸朋友,可否不要動輒就對臺灣談‘武統’?”

說實話,臺灣目前的民意調查中,認同"我是中國人"的只有4%-5%,認同"我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的佔35%,選擇"我是臺灣人"的佔60%。我認爲,如果能夠把"我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的比率拉昇過50%,兩岸關係的基礎就可以穩定。

也就是說,只要有15%的現有"臺灣人"認同,轉成"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認同。我在臺灣正在做這方面努力。我相信,如果兩岸一起努力,一定可以達到這個目標。

目前大陸對臺灣的工作包括:在經濟方面不斷給臺灣讓利,堅持和平統一的方針,但也不會放棄"武力統一"的可能,並視"一國兩制"作爲北京統一之後的政治安排,但是在統一前該如何做才能實現和平統一?

大陸談的比較少。有些"統派"團體在臺灣支持"一國兩制",但在民進黨竭力鼓譟的背景下,這些統派,被視爲"被統派",而難以發展其力量。

我覺得,兩岸目前仍處於敵對狀態,如何實現統一的確是件高難度的事情,與其多討論統一後的"兩制"方案,不如多談一些從結束敵對到統一前的工作如何開展。

“大陸朋友,可否不要動輒就對臺灣談‘武統’?”

有些大陸軍事專家主張"武統",但我要提醒大陸朋友,美國戰略家爲了徹底阻礙中國崛起,有可能不惜鼓動臺灣跟大陸發生衝突,讓臺灣成爲阿富汗。對美國來講,犧牲臺灣沒有什麼關係。所以,"武統"就恰恰掉進美國的戰略陷阱之中,而影響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我不希望發生這樣的狀況。我想強調的是,希望大家多思考一下在統一前,北京要有一個大的論述。如果沒有這個大論述,直接從敵對狀態馬上跳到統一後,這個跨越太大了。

在這個跨越過程當中,在政治上兩岸如何有效溝通和對話?大陸如何在臺灣找到抓手,如何擴大在臺灣的統一盟友,這是很關鍵的。

嚴格來講,香港與內地的"一國兩制"關係可以用"父子關係"來形容。1997年迴歸時間一到,實行"一國兩制"是很好的方案。

可是,臺灣不一樣。嚴格來講,臺灣與大陸是兄弟關係。大陸經常認爲對臺灣讓利很多,其實,臺灣這個兄弟對大陸也很好,過去幾十年包括這麼多臺商來大陸投資經商,幫助大陸發展經濟。如果只是把"統一"定位在"一國兩制",然後再討論要用"和統"還是"武統"達到"一國兩制",那就簡單化思維了。

“大陸朋友,可否不要動輒就對臺灣談‘武統’?”

比如,王洪光將軍的談話被臺灣一些電視臺播出來,蔡英文的民調肯定會多了幾個百分點。所以,我們真的要找到一個相互尊重的方法,臺灣要的是尊重。

兩岸"和平統一"應分兩步走,一是統一前的兩岸定位,二是統一後的兩岸關係。在第一個階段,我希望大陸真的把臺灣當作兄弟關係,從兄弟關係來思考兩者的政治定位以及在國際間的共同參與。如此才能在臺灣找到共同推動兩岸和平統一的抓手。

走完第一個階段,再走向第二個階段,那就是"融合"的概念。我認爲在這種情況下大陸不用擔心,一邊有14億人口,另一邊只有2300萬人口,兩岸融合的時候,統一自然是水到渠成。

我跟大家一樣,希望兩岸將來走向和平統一,中華民族能夠實現偉大復興,讓中國夢早日來到。但是,我們真正關心這個問題,就必須瞭解問題關鍵在哪裏。

首先,大家從歷史上稍微瞭解一下就知道,臺灣被割讓給日本是1895年,到今年一共是124年的時間,這裏面只有4年時間兩岸同屬一箇中央政府,前面50年是日本,後面70年是國民黨跟共產黨,其實有非常多的時間屬於冷戰,相互對抗。

不同政治制度培養出不同文化教育,基本兩岸在制度上、理論認同上,120年不是那麼容易跨越的鴻溝。我們談和平統一,必須要了解這是一個高難度的事情,也可以瞭解爲什麼臺灣讓一些"臺獨"有非常肥沃的土壤可以運用。

“大陸朋友,可否不要動輒就對臺灣談‘武統’?”

現在20年算一代,大概有4到6代人從來沒有在一起過,一步到位的和平統一,談何容易?

第二,現在國際間存在着分離與獨立意識,從二次大戰結束時的國家數量跟現在相比,就會明白追求統一有多不容易。而解決這個難題,我們必須在"和平統一"前的兩岸政治定位多下功夫。

在我看來,如果北京能夠接受兩岸是"分治不分裂"的關係,即兩岸在主權上是共有共享,承諾不分裂整個中國,也互相尊重對方治權存在的事實,兩岸是有可能結束敵對狀態,走向和平的。

120年的歷史遺留問題,今天不要幻想着用一天時間就把它解決。我相信目標都是一樣的,希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可以在兩岸和平情況下就可以開始共同追求。

有些大陸軍事專家主張"武統",但我要提醒大陸朋友,美國戰略家爲了徹底阻礙中國崛起,有可能不惜鼓動臺灣跟大陸發生衝突,讓臺灣成爲阿富汗。對美國來講,犧牲臺灣沒有什麼關係。所以,"武統"就恰恰掉進美國的戰略陷阱之中,而影響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我不希望發生這樣的狀況。我想強調的是,希望大家多思考一下在統一前,北京要有一個大的論述。如果沒有這個大論述,直接從敵對狀態馬上跳到統一後,這個跨越太大了。

在這個跨越過程當中,在政治上兩岸如何有效溝通和對話?大陸如何在臺灣找到抓手,如何擴大在臺灣的統一盟友,這是很關鍵的。

嚴格來講,香港與內地的"一國兩制"關係可以用"父子關係"來形容。1997年迴歸時間一到,實行"一國兩制"是很好的方案。

可是,臺灣不一樣。嚴格來講,臺灣與大陸是兄弟關係。大陸經常認爲對臺灣讓利很多,其實,臺灣這個兄弟對大陸也很好,過去幾十年包括這麼多臺商來大陸投資經商,幫助大陸發展經濟。如果只是把"統一"定位在"一國兩制",然後再討論要用"和統"還是"武統"達到"一國兩制",那就簡單化思維了。

“大陸朋友,可否不要動輒就對臺灣談‘武統’?”

比如,王洪光將軍的談話被臺灣一些電視臺播出來,蔡英文的民調肯定會多了幾個百分點。所以,我們真的要找到一個相互尊重的方法,臺灣要的是尊重。

兩岸"和平統一"應分兩步走,一是統一前的兩岸定位,二是統一後的兩岸關係。在第一個階段,我希望大陸真的把臺灣當作兄弟關係,從兄弟關係來思考兩者的政治定位以及在國際間的共同參與。如此才能在臺灣找到共同推動兩岸和平統一的抓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