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強生控股陷足董家渡項目 安信信託超百億兌付問題難破)

又有一家上市公司深陷信託泥沼。12月28日,強生控股(600662.SH)發佈公告稱,2018年12月17日,購買了由安信信託(600816.SH)管理發行的“安信安贏42號·上海董家渡金融城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優先級)”(下稱“安信安贏42號”),金額爲1億元,該計劃2019年12月17日到期,目前已經逾期。

“產品後續回款來源主要有以下途徑:安信信託就該項目發行新產品募集資金來接續到期產品的到期兌付;對外尋求第三方受讓相應的信託計劃受益權等,”安信信託稱,目前,已成立以總裁爲組長的清收工作領導小組,並正在通過各個渠道對該產品兌付情況進行洽談解決,包括引進戰略投資者解決融資渠道並恢復市場信心、通過資產管理公司整體接收產品優先級份額等。”安信信託稱。

根據安信信託11月11日發佈的公告,2019年5月20日至9月30日期間,安信信託到期未清算的信託項目29個,金額165億元;截至2019年9月底,到期未清算的信託項目金額共計276億元。未來,安信信託將如何推動清收、加快資產處置,防範和化解流動性風險?

強生控股踩雷董家渡項目

早在2018年12月17日,強生控股購買了由安信信託管理發行的“安信安贏42號”信託產品,金額爲1億元,期限爲12個月,預計年化收益率爲7.6%;2019年3月11日,強生控股又購買了1億元“安信安贏42號”,期限爲18個月,預計年化收益率爲8.2%。

其中,強生控股在2018年12月17日購買的1億元12個月期“安信安贏42號”信託產品,於今年12月17日到期,給付日爲到期日後的10個工作日內,即不晚於2019年12月27日。不過,2019年12月26日,安信信託告知強生控股,上述1億元12個月期“安信安贏42號”信託產品逾期兌付,產品本金和預期收益將統一延期至2021年12月30日。

而強生控股於2019年3月11日購買的1億元18個月期“安信安贏42號”信託產品將於2020年9月11日到期,市場擔心,大概率會出現延期兌付的情況。

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安信安贏42號”信託計劃總規模240億元,其中優先級信託收益權規模不超過180億元,劣後級信託收益權規模不超過60億元,信託期限不超過60個月。該信託計劃所對應的底層資產爲上海董家渡金融城項目(現已更名爲綠地外灘中心),坐落於上海中山南二路與董家渡路交匯處。

“安信安贏42號”信託計劃爲指定用途信託計劃。信託計劃成立後,安信信託將各期信託資金中的1%用於認購保障基金,剩餘的99%信託資金用於受讓中民外灘房地產不超過50%股權;即該信託計劃的最終資金使用方爲中民外灘房地產,所對應的底層資產爲上海董家渡金融城項目。該信託計劃已於2017年11月2日支付完畢股權轉讓款,收購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持有的項目公司36%的股權,收購上海佳渡置業持有的項目公司9%的股權。自2017年6月29日起,安信信託作爲信託計劃的受託人登記成爲項目公司45%股權股東。

公開信息顯示,上海董家渡金融城項目此前由中民外灘房地產操盤。今年2月15日,綠地控股全資子公司綠地地產(600606.SH)與中國民生投資股份及其子公司上海佳渡置業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收購中國民生投資股份及其子公司上海佳渡置業持有的中民外灘房地產50%股權及轉讓方對標的公司的全部債權,雙方協商確定的交易價格爲121億元。本次交易後,中民外灘房地產的股權結構變爲:綠地地產持股50%,安信信託持股45%,上海外灘投資開發(集團)持股5%。

今年以來,安信信託部分項目發生逾期,儘管“安信安贏42號”是安信信託目前經監管部門同意唯一仍可對外發行的信託產品,但後續發行情況並不理想。該信託計劃難以按原計劃滾動發行,同時董家渡金融城項目本身尚未產生銷售回款等現金流,導致安信信託無法按信託合同約定的時間節點分配信託本金和收益,信託產品產生逾期兌付情況。

在中民外灘房地產退出上海董家渡金融城項目後,安信信託也提出了退出方案,具體包括:安信信託擬對外轉讓持有的45%項目公司股權。如成功轉讓,可以用股權轉讓價款兌付信託計劃優先級委託人本益。本信託計劃優先級信託本益兌付的第一還款來源爲項目的銷售回款。經預測,項目總貨值約965.939億元,其中可售物業貨值602.0363億元,自持物業貨值363.9027億元。項目將於2021年全面竣工交付,在項目公司償還完開發貸款後,股東方屆時將申請經營性物業貸或通過資產證券化回收前期投資。信託計劃將按股權比例分享上述現金流入,來完成信託計劃優先級委託人本益的兌付。

安信信託稱,產品後續回款來源主要有以下途徑:安信信託就該項目發行新產品募集資金來接續到期產品的到期兌付;安信信託對外尋求第三方受讓相應的信託計劃受益權;轉讓信託計劃持有的項目公司股權以取得回款;項目公司銷售去化回籠資金後,進行項目收益分配,通過股權收益對信託產品進行本金和收益兌付;劣後信託受益權對優先級的相應保障。在優先級信託本金和預期信託收益全部分配完畢前,劣後信託受益權不參與信託財產的分配。

逾期276億元,難破的局

11月11日,安信信託發佈公告稱,2019年5月20日至9月30日期間,其管理的信託產品到期的項目87個,金額230億元,其中正常兌付的58個,金額65億元,到期未清算的信託項目29個,金額165億元。截至2019年9月30日,到期未清算的信託項目金額共計276億元。

“對到期的信託計劃,公司一方面與委託人溝通協商信託計劃延長期限;另一方面採取多種措施督促用款人及擔保人還款。爲儘快解決兌付問題,我們成立了以總裁爲組長的清收工作領導小組,對每個到期未清算項目分別成立清收組,一戶一策,清收。已採取及擬採取的措施包括:督促用款人通過促銷等方式加快銷售進度、加速資金回籠;敦促用款人對外融資獲得新的還款來源;要求交易對手增加保證、抵質押擔保等增信措施;開展項目、債權、股權等資產轉讓;尋求第三方企業債務重組;通過司法途徑處置資產等。”安信信託方面稱。

逾期金額276億元,如何化解絕非易事。根據安信信託11月15日發佈的公告,作爲被告,4宗已收到判決書,還有15宗案件尚在審理中,涉案的金額爲:公司受讓信託計劃受益權及承擔相關訴訟費用合計約84.7億元,其中已判決案件的金額10.2億元,達成和解的案件金額9.1億元,尚在審理中的案件金額65.4億元。一個月後,12月16日,安信信託稱,近日收到3份起訴書,涉案金額爲12.2億元,涉及安信信託的給付義務。相關涉訴案件均因信託業務中,安信信託以遠期受讓或出具流動性支持函的形式提供保底承諾。

安信信託的大股東也不輕鬆。2019年12月20日,中國登記結算上海分公司根據法院出具的《協助執行通知書》對上海國之傑投資(下稱“國之傑”)持有的安信信託260億股無限售流通股(佔安信信託總股本的47.55%)以及2.05億股限售流通股(佔安信信託總股本的3.75%)予以輪候凍結。截至當前,控股股東國之傑輪候凍結股份佔其所持股份的比例爲97.82%,佔安信信託總股本的51.3%。

安信信託稱,截至12月20日,國之傑直接負債逾期金額合計約24.2億元,其中2.98億元已達成和解;剩餘21.2億元,國之傑正與相關方協商解決糾紛事項。除上述債務逾期發生訴訟外,國之傑對外擔保涉訴金額約30.74億元,其中10.99億元爲安信信託相關業務提供擔保,已經達成和解的0.49億元目前在安排還款中。

據瞭解,當前,安信信託擬引進戰略投資者以解決融資渠道問題,並恢復市場信心。

“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規範,我們目前還無法發佈任何進一步的相關信息。”安信信託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