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張高鐵張家口站正式運營 張家口全面跨入高鐵時代

12月30日,京張高鐵正式開通運營,由中建交通建設集團(以下簡稱"中建交通")參與建設的京張高鐵沿線下花園北、宣化北、張家口3座高鐵站同步投入使用。這將助力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併爲2022年北京冬奧會提供有力的交通運營服務保障。

京張高鐵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京蘭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京張高鐵的開通運營恰逢2020年春運。作爲京張高鐵與同日開通運營的張家口至呼和浩特、張家口至大同高速鐵路的交匯處,由中建交通建設集團承建的張家口高鐵站連接京津冀蒙的交通樞紐地位進一步凸顯,將直接緩解京津冀經濟圈和冀晉蒙經濟圈之間的2020年春運客流壓力,未來也將爲2022年北京冬奧會提供高質量的交通服務。

據中建交通張家口高鐵站項目經理胡永河介紹,張家口站的總建築面積約9.6萬平方米,站場規模6臺16線,採用線上候車、線下出站的客流模式,車站採用的是"刷臉"進站,遠期高峯小時發送量爲2800人。張家口高鐵站把售票廳調整爲綜合服務中心,沒有玻璃擋隔,是敞開式服務,通過把公安制證、售票、改簽、退票等多種功能集中在一起,避免乘客四處辦理業務的麻煩。售票區、候車區設置有車站Wi-Fi系統,高架候車廳還設置了綜合服務檯、信息設備島,站內導航可以實現智能引導。地面裝飾圖形中加入鑲嵌或雕刻精細的文字、方向指示說明,方便旅客提高進出站效率。此外,停車場管理系統通過雲端物聯,實現停車場完全無人值守,可以實時將車輛引導到空餘車位。

據瞭解,智能大腦系統作爲張家口高鐵站運營中樞,通過可自主學習的旅客服務和生產協同聯動模型,實時監控車站內全生產要素的狀態並及時預警自動生成輔助決策指令,實現車站的運營狀況可視、作業流程可控和模型算法可學習,保障車站高效運轉,滿足車站智能管控服務、集成數據展示、統一數據管理、智能服務、用戶管理和資源調度等需求。比如,車次到發信息、客流預警、客運設備監測、環境監測、視頻聯動、車站能效監控、車站工作人員的日常作業流程、到崗信息實時監測和反饋等都可以自動上報到智慧大腦系統,這不僅節省了車站的人力成本,也讓旅客在享受乘車服務時更加舒適和安全。

胡永河表示,京張高鐵張家口站投入使用以後,張家口至北京最快運行時間將由目前的3小時7分壓縮至47分鐘,張家口將融入"首都一小時生活圈"。藉着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機遇,張家口將構建一個和周邊省市、京津冀及晉冀蒙地區緊密聯繫起來的高鐵新樞紐。這對於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西北地區接入京津冀高鐵網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何凡綜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