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說起“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大家都不陌生。但當我們在極力抵抗“三高”時,另一種威脅健康的危險“隱形殺手”已悄然而至,那就是“第四高”高尿酸。高尿酸是多種代謝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四高已經成爲人類致命的“頭號殺手”,在中國人的十大死亡原因中,與“四高”相關的死亡人數超總死亡人數的30%,危害不容小覷!這四高,全部是與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富貴病。

茅江峯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生導師

尿酸一直高 全身都遭罪

高尿酸會“四處遊走”,危及全身!近年來,多項國內外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癥與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肥胖等緊密相關,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死亡和發生不良預後的高危因素,也是高血壓致殘和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此外,還有研究認爲,血尿酸水平和慢性腎臟疾病的患病率呈正相關,是腎臟疾病進展的獨立危險因素。

導致尿酸高的原因

1. 性別

研究發現,雄性激素會抑制尿酸排泄,促進尿酸鹽沉積;相反,雌性激素有助於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升高的風險。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約爲20∶1。

2. 超重或肥胖

肥胖是導致尿酸升高最主要和最常見的原因。肥胖者多有長期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習慣,也會造成尿酸排出減少,從而導致血液尿酸含量升高,誘發痛風。

3. 高蛋白、富含嘌呤和高果糖飲食

這些飲食的增加導致了高尿酸的發病率顯著增長。嘌呤高食物,包括各種動物內臟(肝、腎、腦、脾等);部分水產品(沙丁魚、鳳尾魚、魚子、小蝦等)。涮一次火鍋,比一頓正餐攝入的嘌呤高10倍。其次,濃肉湯、濃魚湯、海鮮火鍋湯和羊肉火鍋湯等也一樣。如喝太多甜飲料,甜飲料中含大量果糖,而果糖會代謝產生尿酸。過量的果糖攝入,還會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泄,從而容易導致高尿酸血癥。更何況,大量攝入糖分還易導致肥胖。

4. 不愛喫新鮮蔬菜

大多蔬菜熱量低、含豐富的膳食纖維,這些特點都有助於肥胖控制。同時,蔬菜中的鉀離子還有利於尿酸排泄。

5. 年齡

男性及女性的尿酸及高尿酸的患病率,均隨年齡增高而升高。高發年齡爲中老年男性和絕經後女性(絕經後女性,雌激素分泌減少,相當於撤去了“保護傘”,導致腎臟對尿酸清除減少,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

老年人由於機體功能退化,腎臟功能減弱,沒有能力及時排泄尿酸,就會導致血液中的尿酸值增高。

6. 生活方式

特別是與精神壓力大、熬夜、作息不規律、勞累、缺乏運動、飲食不規律等有關。劇烈運動、過度勞累,這兩種情況也可能使人體大量出汗,體表及內臟血管收縮,包括腎血管收縮,從而引起尿酸排泄減少。

7. 不愛喝水

體內的尿酸主要通過腎臟隨尿液排出,多喝水才能產生足夠多的尿液。如果痛風發作期間多喝水,對縮短痛風發作時間也有幫助。

8. 寒冷

寒冷的冬季,一些痛風患者也容易出現急性發作。這是因爲寒冷時人體表面溫度低,尤其在四肢末端關節,尿酸鹽結晶很容易沉積。

9. 吸菸喝酒

吸菸或吸二手菸可增加發生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風險,應該戒菸,並避免被動吸菸。

別管什麼酒,痛風面前,沒有哪個酒是好的。啤酒中含有大量的嘌呤,一瓶啤酒可使尿酸升高一倍。酒精會搶佔尿酸的代謝通道,造成血尿酸滯留。啤酒中含二氧化碳,吸收迅速,且二氧化碳會轉化成碳酸,降低尿液pH值,引起尿酸排出受阻。

2型糖尿病患者也易同時合併高尿酸,原因可能與腎臟尿酸排泄功能降低有關,可導致血尿酸升高。近年來研究顯示,高尿酸常伴高脂血症。

10. 遺傳家族史

痛風是一種遺傳缺陷性疾病,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有痛風家族史者更易患痛風。

11. 某些藥物

利尿劑、降糖藥、β-受體阻滯劑、抗血小板藥如阿司匹林、喹諾酮類抗菌藥、抗結核藥、左旋多巴、胰酶、肌苷片、免疫抑制劑、抗腫瘤藥物等,可造成尿酸排泄減少,使血尿酸水平升高。如果需要長期服這些藥,建議定期複查,必要時遵醫囑調整用藥方案。

降尿酸的“葵花寶典”

研究顯示,單純注意飲食就可以降低10%-18%的血尿酸,或使尿酸降低70-90 mmol/L。

1. 低嘌呤飲食

對尿酸時常“失控”的人來說,控制食物嘌呤攝入量至關重要。避免集中進食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無論植物還是動物。如少喫紅肉(豬、牛、羊肉)、海鮮、動物內臟、肉湯。家禽蛋白對血尿酸影響少,因此推薦優先選擇該類食物作爲動物蛋白的主要來源。可以選擇低嘌呤食物,如奶類、蛋類、菌類、蔬菜、水果、雞肉、穀物類食物。

注意:高嘌呤食物,高尿酸和痛風急性發作期的人應該完全避免;中嘌呤食物,痛風緩解期可適當選用;低嘌呤食物,可以放心食用。

2. 低熱量飲食、低糖、低脂飲食

體質指數(BMI)與高尿酸血癥呈正相關,10%~30%的肥胖病患者都伴有高尿酸。所以想要預防高尿酸,除了限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外,還須控制每天進食食物的總熱量,減輕體重,才能降低尿酸水平。

高尿酸患者平時要嚴格控制和減少糖類和脂肪的攝入。建議攝入含果糖量較低的水果,如櫻桃、草莓、菠蘿、西瓜、桃子、 青梅、椰子水、李子、橄欖、酸棗、黑加侖、獼猴桃。

3. 低蛋白食物、低鹽飲食

研究發現,進食植物性食物的蛋白質(豆類及豆製品),有助於降低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的發生風險。相反,喫太多動物性食物的蛋白質會增加高尿酸及痛風的發生幾率,特別是海鮮類,風險最高。

需要提醒的是,豆類及豆製品再好,也不要貪多哦!集中大量進食的情況下,依然會讓你集中攝入一定量的嘌呤。

高尿酸患者每天的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限制喫鹽量及鹹菜、醃製品等高鈉食品。

4. 多喫蔬菜和鹼性食物

進食大量的蔬菜可鹼化尿液,有利於尿酸排泄,從而降低血尿酸水平。蔬菜裏的鉀離子和維生素C都可以促進尿酸排泄。建議喫足量的新鮮蔬菜,每日應達到500g或更多。但菠菜等含草酸較高的蔬菜易與血液中的鈣形成草酸鈣,可能引起結石,痛風患者應少喫。

多喫鹼性食物可以使尿液呈鹼性,鹼性環境有利於腎臟排酸。實際上,在痛風的臨牀治療中也經常要喫蘇打片,促進尿酸的排泄。在煮稀飯時也可放點鹼,增加其鹼性。平時,不妨隨身帶一點蘇打餅乾,每次應酬後喫一點,以降低尿酸。

5. 多喝水、少喝酸奶

多喝水能促進尿酸排出體外,普通人每天應攝入 1500~2000ml的水分(包括從食物中攝取的水分),而患者在服藥期間更需要增加飲水量,每天應飲用2000ml以上的純水(不包括從食物中攝取的水分)。每日飲水量要保證尿量在1500ml以上,相當於兩瓶礦泉水。

爲防止夜間尿濃縮,特別是在喫了海鮮、肉類或飲酒後,最好能在睡前或半夜喝點水,喝完水起個夜,就能把多餘的尿酸排出去。伴有腎結石者最好能達到3000毫升,腎功能不全或心肺功能異常者要根據病情限制水的攝入量。

酸奶因含乳酸較多,可大量減少尿酸的排泄,使得體內尿酸池含量逐漸升高,當達到飽和量時,尿酸結晶就可沉積在關節、軟骨、腎臟等組織臟器。

6. 避免各種酒類

戒酒很關鍵,所有的酒類都會誘發痛風。

酒類對尿酸的影響取決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嘌呤含量的高低,一方面是酒精濃度的大小,酒精濃度起主要作用。按嘌呤含量大小排序,陳年黃酒高於啤酒,而啤酒高於白酒,白酒又高於葡萄酒。

酒又有蒸餾酒與非蒸餾酒的區別,蒸餾酒如白酒的嘌呤含量相對比較低,非蒸餾酒如米酒的嘌呤含量相對比較高,米酒的嘌呤含量高於白酒。如果非要喝酒,可以喝一點紅葡萄酒和低度白酒比較適宜。

應限制各種含酒精飲料,尤其是啤酒和蒸餾酒(白酒)。總體飲酒量男性不宜超過2個酒精單位/日,女性不宜超過1個酒精單位/日。1個酒精單位,相當於酒精濃度12%的紅葡萄酒145mL、3.5%的啤酒497mL或40%的蒸餾酒43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