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微弱的光從窗戶溜進來,張宇左手轉動着一尊泥塑,右手中的“壓子”不斷與它觸碰。於是,眉宇展露軒昂,衣帶漸次飄逸,一座關公像開始鮮活。

193年前,第一代“泥人張”張明山也是用這般精湛的技藝,成爲“津門一絕”。馮驥才在《俗世奇人》中寫道:“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着十萬八千里。”

這些泥人們引得無數名流讚譽,被寫入故事演義,甚至在清末民初走出國門,將中華藝術展示在世界舞臺上。如今在天津市古文化街上,掛着“泥人張世家”大幅招牌的門店,依然吸引着來往的遊人。

至張宇,捏活人間百態的“泥人張”已傳承六代,老手藝卻遇到了新問題。

“現在很多傳統手工藝都在慢慢‘退化’,人們對傳統文化雖然還保持着敬畏和尊重,卻在漸漸遠離,尤其是年輕人對我們充滿了陌生感。”張宇說。

“傳承是兩個字,‘傳’的是我這種人,我在做傳統的工藝,而‘承’者是接受我的社羣,有‘承’者存在,‘傳’者才存在。否則作品最好的方式就是進博物館,或者變成書籍的內容。”張宇說。

面對從祖輩們繼承下來,刻苦學習數十載的技藝,張宇決定做拓路者。

“先是用作品培養真正的文化粉絲。”2006年,張宇擁有了自己的小團隊。他也開始不斷招收學生。

“我始終相信只有商業才能夠帶動行業的進步。”張宇總是將自己定義爲一名“匠人”,但他也從不避諱商業化的發展之路,他開始設計“泥人張”手機殼等文創產品。

同時,他又理智地把握着藝術與商業的關係。張宇開始出版書籍,走進南開大學等校園授課。爲了深入研究中國泥塑的發展,他招聘專門的人員開始研究雕塑文化,自己也在潛心做東西方雕塑藝術的比較研究。

2016年,他在北京798藝術區開設了張宇雕塑館。他認爲,在北京可以獲取更多新鮮、有趣的信息,對眼界開闊、藝術方向發掘都有推動。

在“泥人張”的製作工藝上,張宇也推陳出新,與大學機構合作研製新材質顏料。雖然自己依舊主張“泥人張”的傳統形象,但他也鼓勵自己的學生將現代元素融入作品中。

不久前,張宇在日本武藏野大學孔子學院的邀請下,在日本舉辦展覽和講座,向日本大衆講述中國泥塑的傳承和創新。

“現在,我們積極走向海外,想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傳統藝術之美。”張宇說。

如今,張宇剛過不惑之年,他希望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創作中。“我只是一個鋪路者,希望能夠給別人帶來一點啓發,希望青年人能加入進來,帶來新鮮的血液,新鮮的感覺。如今人們會更加註重精神層面的東西,傳統文化會受到更多重視。”張宇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