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新版的日历旨在向世界展示:普京不仅是俄罗斯的国家领导人,更是一位影响世界事务的政治家。俄罗斯总统普京,从许多方面来说,就是眼下的风云人物。

今天是2019年的最后一天,这也意味着普京在俄罗斯执政(2000年普京首次当选俄总统)的第20年即将结束。俄罗斯按惯例推出普京2020日历,引发媒体关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7日报道称,2020年的日历版本选用了与往年塑造“硬汉”形象不同的基调,主要关注普京作为国际政治家的形象。

曾立下豪言“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俄罗斯!”普京做到了吗?

2019普京日历

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写道:赤膊普京不见了,在2020年日历里,他是世界舞台上的明星。这篇报道称,普京日历是克里姆林宫对外宣传国家形象的一小部分。2019年的日历上,普京打曲棍球、钓鱼和抚摸动物。这些照片旨在描绘一个活跃的、强大的旅行者和猎人形象。

曾立下豪言“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俄罗斯!”普京做到了吗?

2020普京日历

今年的12张照片以普京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出席不同的外交场合为主。比如,普京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达成协议,力图终止叙利亚战争;与法国总统马克龙、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及德国总理默克尔同框;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萨勒曼谈笑风生。最新版的日历旨在向世界展示:普京不仅是俄罗斯的国家领导人,更是一位影响世界事务的政治家。

的确,2019年的普京有很多高光时刻,让外界再次看到了普京的实力。

普京的2019高光时刻

1.外交大胜利

今年可以说是普京外交大胜利的一年,普京“长袖善舞”,大国外交搞得风生水起。

2019年,普京对外因势利导,务实进取。总体看,俄除了对美外交僵局待解未有重大突破外,在其他方向上均有收获:在对欧关系上,如果说先前是俄方主动的单向行动,那么2019年表现得则是俄欧双向的互动,双边关系回暖加速,最为亮眼的就是俄法关系的热络,法国成为改善俄欧关系的先锋,2019年普京三度赴法国,与马克龙沟通顺畅,俄法外长、防长“2+2”模式会谈时隔7年再次举行。

在亚太方向,俄外交持续发力:中俄关系以建交70周年为新起点迈进“新时代”;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年内两度访俄,6月,普京访日并参加G20峰会;印度总理莫迪9月访俄并作为主宾国出席东方经济论坛。

在中东地区,普京与以色列、沙特等中东国家密切互动,全面提升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影响力。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学者约书亚·兰迪斯对普京访问中东进行评价:“我们看到中东国家转向了俄罗斯,以色列已经与俄罗斯建立了亲密关系,还有沙特。俄罗斯总统普京,从许多方面来说,就是眼下的风云人物。他已经成为了一位和谁都能说得上话的政治家。人人都在指望他帮助缓和中东似乎正在迅速升级的冲突,这对于美国来说是个糟糕的时刻。”

2.在叙利亚四两拨千斤

2019年10月由土耳其“和平之泉”军事行动带来的叙北冲突危机,让俄罗斯的影响力发挥得淋漓尽致。10月9日开始,土耳其集结重兵,在“反恐”旗帜下大举进兵叙利亚北部。10月22日,普京邀请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到索契,俄土双方签署有关叙北局势谅解备忘录,两国就在土叙边界叙方一侧建立30公里纵深的“安全区”达成共识。“和平之泉”行动随着安卡拉宣布停火而基本结束。

俄罗斯在此次叙北危机中扮演起决定叙北战争与和平的关键角色。其巧借与土耳其、叙政府和库尔德武装三方的信任关系,抓住各方短板,利用博弈杠杆“四两拨千斤”,乱中取利,排斥美国插手,与土达成共识,增进俄土合作;同时又成功保护库尔德武装免遭毁灭性打击,支持叙政府恢复行使主权,缓解土叙紧张关系。

由此,俄罗斯妙手化解叙北战事危机,不仅充当了战事的调停者、监督者,还顺利成为之后叙北安全格局的塑造者、参与者,取得又一轮重大外交胜利,有助于俄罗斯继续在叙利亚战后政治重建中发挥主导作用。

3.断了北约的东扩野心

2019年12月23日,普京出席克里米亚大桥铁路开通仪式,并乘坐首班列车从克里米亚到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

要知道,在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市举行全民公投,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当年12月开始,乌克兰当局封锁了通往克里米亚的铁路及公路交通。不光如此,欧盟以违章建设为由,把参与克里米亚大桥建设的企业列入黑名单。

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大桥还是通了。克里米亚大桥通车,将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和克里米亚半岛连接起来,彻底断了北约东扩的野心。

普京用实际行动证明,即使在西方制裁的情况下,俄罗斯也有能力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正如普京在开通仪式上强调,该项目鼓舞了人们的信心,未来俄罗斯可以也必将继续建设类似工程。

这充分展现了普京是地缘政治高手,对地理战略要义的把握很强。

4.年底“重拳出击”

2019年美国的围堵和制裁也在加码。今年8月,美国退出了《中导条约》,一再试图将导弹部署到俄罗斯家门口。到了年底,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2020年国防授权法案》,制裁俄德合作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

面对美国的制裁和挑衅,普京并没有像特朗普的行事风格一样在言语上威胁,而是用实际行动回应,年底,普京接连出重拳,颇有年底算总账的意味。

俄罗斯国防部12月27日在一份声明中说,国防部长绍伊古向普京汇报,首个“先锋”高超音速导弹团开始作战值班。

按照普京的说法,现在没有其他国家有高超音速武器作战值班,更不用说洲际射程高超音速武器。

普京在国防部会议上介绍这款武器的性能时说了两句话,“先锋”导弹能以20倍音速飞行,具有滑翔机动能力。这是一种未来武器,能穿透现有和未来导弹防御系统。

简单两句话,足以让所有挑衅者胆战心惊。

在27日俄方祭出最强武器后,美媒立刻察觉其中深意。《纽约时报》网站当天报道称,俄罗斯宣布这一消息或许也是为了激发新一轮外交会谈。莫斯科迫切希望特朗普续签美俄两国间仅剩的一项军控条约,即《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该条约将在2021年下届美国总统就职后不久到期。

“20年,我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普京做到了吗?

普京执掌俄罗斯的20年,都做了什么?从形式上看,苏联解体后的现代俄罗斯,开国领袖是叶利钦。但1999年底他留给继任的俄罗斯是一个“烂摊子”:这个1.46亿人口的大国,国内生产总值折成美元不如0.044亿人口的挪威多,欠西方国家债务近2000亿美元,车臣和其他共和国纷纷闹独立,议会下院被反对派控制。

曾立下豪言“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俄罗斯!”普京做到了吗?

普京就职后和前总统叶利钦一同检阅总统警卫团

普京1999年8月担任总理、主政俄罗斯后,励精图治,当年即取得车臣平叛胜利、俄罗斯解体威胁消除、亲政府政党控制国家杜马、连降十年的经济止跌回升等四大政绩。

普京靠骄人的政绩于2000年3月顺利当选总统。在第一个总统任期(2000-2004年)他让俄罗斯站了起来,在第二个任期(2005-2008年)让俄罗斯富了起来(2008年俄罗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14万美元)。经过梅德韦杰夫总统4年过渡,普京于2012年和2018年又连任两届总统,目标是让俄罗斯强大起来。

“普京主义”治国方略

俄罗斯尽管实行多党制,但是在各级议会、政府和经济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一直是先后由普京和梅德韦杰夫挂帅的统一俄罗斯党。该党并无独特的意识形态和纲领,认准一条——紧跟普京,维护现有体制。

普京大力加强法治。一是实行官员财产公示制,禁止官员和国企高管拥有海外资产,涉腐高官撤职查办。二是防范“颜色革命”。在经济领域,普京执政后打击寡头,进行再国有化,提出鼓舞民心的宏观经济目标。

俄罗斯的经济实绩证明了“普京经济学”的成效:2006年经济总量赶上苏联时期最高水平;国内生产总值2008年达到1.661万亿美元(人均过万美元),2013年为2.097万亿美元,人均1.48万美元,俄罗斯进入高收入国家之列。

普京明确了俄罗斯的国家定位:非西方,自成世界力量中心。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外交界和学术界曾就俄罗斯是应该“退回欧洲”还是“前进亚洲”而争论不休。普京在2011年提供了明确答案:俄罗斯要依托欧亚联盟,成为与中美欧平起平坐的、独立的世界一极。

硬汉的执政生涯也有“至暗时刻”

普京执政的20年,也曾有过“至暗时刻”。在2019年度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他执政生涯中的至暗时刻。

普京答道,至暗时刻是2004年的别斯兰人质事件和2002年的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让他终身难忘。

别斯兰人质事件

2004年9月1日开学日,33名车臣恐怖分子突袭了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将参加开学典礼的1200余名师生家长扣为人质,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别斯兰人质事件”。绑匪与俄军警对峙了3天,在一系列意外事件发生后,双方爆发了激烈交火,最终酿成了334人死亡的惨剧。

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

2002年10月24日,40多名蒙面武装歹徒23日晚闯入位于莫斯科东南部的轴承厂文化宫,劫持了正在听音乐会的观众和大楼工作人员700人左右。

与绑匪紧张对峙58小时后,俄罗斯特种部队最终于莫斯科时间26日上午6时成功解救出被劫持在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剧院内的约750名人质,并击毙包括劫匪头目马夫扎尔·巴拉耶夫在内的全部50名车臣非法武装,由此结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恶性恐怖绑架事件。

2019年即将过去,我们会怀念它,我们会记住一些人,一些话。执政20年,“功过留给后人评,公正的评价应该留给未来。”对于自己,普京希望留给后人来“打分”。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国际在线】创作,独家发布在****,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