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官場失意的李白,喝着當時價格昂貴到“鬥十千”的高端酒“清酒”,相信自己總會“直掛雲帆濟滄海”。那麼,李白喝的是什麼酒呢。

文:黃大娘

編:貓 九

技術支持:北京東方黃埔白酒技術研究院

中國是一個詩酒相伴的國度,歷朝歷代,有詩就有酒,有酒就有詩。

其中的大唐詩人李白,不僅是詩仙,還是杜甫筆下的酒仙,“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連死亡都被後人傳爲醉後撈月而去。

酒,解放心情

人這一生,總有孤獨寂寞的時候,總有失意傷心的時候。

當李白遇到酒,他的孤寂,他的失意,他的壓抑統統得到排泄,在他心裏,酒是可以解放他心情的妙物。

所以,他說:“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酒讓他做真正的自己。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酒讓他忘掉一切不快樂。

愁多怎麼辦?

李白的答案是:“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所以知酒聖,酒酣心自開。”

遇到困難請喝酒

因爲有“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所以,“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在官場失意的李白,喝着當時價格昂貴到“鬥十千”的高端酒“清酒”,相信自己總會“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就是自信的李白:困難是暫時的,我會一直喝得起好酒,我一定會擁有更美好的人生!

酒要與朋友一起喝

酒是助興之物,不但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與朋友一起喝酒還能心情更美好。

李白和朋友岑夫子、丹丘生一起喝酒,留下千古名篇《將進酒》。

他勸酒時說:“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停”。

爲啥“杯莫停”呢?

因爲“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喝得興起,更是直接喊話店小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有朋友一起喝酒真好!

李白在山東寫下“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李白認爲要和主人一起醉纔算圓滿。

和朋友喝酒,李白很隨意,於是有了“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有一起喝酒的朋友,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那麼,李白喝的是什麼酒呢?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收藏的中國唐代銅鎏金高腳酒杯唐朝美酒

在唐朝,盛酒的酒器主要有缸、甕、尊、罍、瓶、缶、壺等,飲酒的酒品不僅有杯,還有盅、壺、卮、盞、鍾、觴、碗等。

唐朝流行花果酒,根據釀造材料,有葡萄酒、菊花酒、黃花酒、桂酒等。

若有親朋好友遠行,則會有送別酒,於是誕生了“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名句。

唐朝時還沒有高度蒸餾酒,都是發酵工藝釀出的低度酒,因此李白才能“一飲三百杯”。

唐朝清酒又名“醥”,濁酒又名“醪”。清酒貴,濁酒便宜,這在於釀酒的過濾工藝。

古代無法將酒過濾得如現在這般清澈透明,一般都有細微的釀酒原料在酒液裏,是爲濁酒。多幾道過濾工藝的清酒成本更高,價格也就更貴。

劍南春的前身,劍南燒春因爲用了“燒”這一工藝,就是唐朝的高端名酒,也屬清酒。

朋友們,你對喝酒有什麼感悟呢?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