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5岁的防化兵司令皮喀洛夫将军命令年轻士兵走开,自己亲自驾驶卡车搭载大型测量仪,开到救灾的最前线:爆炸的反应堆机组旁进行辐射测量。事故极其严重,整个反应堆堆芯融化,大量辐射物质随着爆炸喷发出来,随风飘散,欧洲各国乃至于全世界都受到辐射威胁。

核泄漏是堪称灾难性的事故。1986年,苏普里皮亚季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反应堆爆炸事故。事故极其严重,整个反应堆堆芯融化,大量辐射物质随着爆炸喷发出来,随风飘散,欧洲各国乃至于全世界都受到辐射威胁。

20名将军组成突击队冲入核辐射区:留下8封遗书,呆8分钟就没命

爆炸的反应堆

与平常想象的不一样,核电站事故的辐射污染比核弹爆炸要大得多。因为后者是瞬间性的,辐射物很快就会散去,而核电站持续的高强度辐射泄露将会把事故地区变成一片不毛之地。

4月27日,事故发生一天后,得知大事不妙的苏高层下令救灾。本来为核战争准备的苏军战争机器全力发动起来,展现了强大的行动效率和专业的作战水平。

20名将军组成突击队冲入核辐射区:留下8封遗书,呆8分钟就没命

奔赴灾区的苏军将军和飞行员

基辅军区的防化兵、工程兵部队以快速行军队列奔赴灾区:他们向着撤离老百姓的客车车队反向前进!天上,米8和米26直升机咆哮着。全苏的工程兵、防化兵部队都被动员了起来!基辅军区和西部军区的大量部队组成第二梯队投入救灾,大量预备役和民兵接到征召命令并在短时间内准备完毕。苏军指挥官以最快速度进入了充满了看不见的致命射线的普里皮亚季!

20名将军组成突击队冲入核辐射区:留下8封遗书,呆8分钟就没命

救灾的军队和装甲车

巨大的辐射比敌人的枪炮更加致命,因为只要进入这个区域,你就无处可藏。为了提高士气,苏军高级指挥员展现了自己的血性,纷纷身先士卒。65岁的防化兵司令皮喀洛夫将军命令年轻士兵走开,自己亲自驾驶卡车搭载大型测量仪,开到救灾的最前线:爆炸的反应堆机组旁进行辐射测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般的小型测量仪和远程测量仪在巨大辐射前都已经爆表,只能搭载专业的大型测量仪进入核心地区。在这样的区域,甚至连电子机器人都会失灵,只能用人去执行任务。哪怕是穿着全套防护服、车辆进行特殊改装,能提供的防护也是十分有限的。

20名将军组成突击队冲入核辐射区:留下8封遗书,呆8分钟就没命

突击队在辐射核心区工作

执行完任务后,这位将军只是淡淡地说,这是一个俄国军人应该做的。他喝了半瓶伏特加,说这是“治疗和防治辐射的最好药品”,笑了笑,然后继续投入到指挥救灾的行动中。基辅军区和西部军区,以及在莫斯科的苏军统帅部,大量将军都来到了辐射区。他们当然清楚,进入这片区域,自己和普通士兵受到的伤害将是一样的,但他们只说:那就是前线,必须赶到那。

20名将军组成突击队冲入核辐射区:留下8封遗书,呆8分钟就没命

被丢弃在切尔诺贝利的大量防毒面具

这些军人很多都经历过20世纪40年代的卫国战争,他们那时或许只是士兵或者基层军官。但他们知道战争和伤亡是什么样的,在战争中培养了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在中心区域执行清理任务时,20名将军组成突击队打头阵。这其中有师长、集团军司令,甚至是军区级的指挥官。其中有8人留下了遗书,剩下的将军则笑着说:这是小意思,比炸德国坦克和碉堡要简单!他们当然知道辐射的危害,但他们不能退缩,而要通过自己的表现,激励士兵的士气。在反应堆顶部,呆8分钟就会当场致命,一个突击队的工作时间是1分钟左右,随后必须撤退。

实际在,在如此高强度的辐射中,哪怕是当时最顶尖的防护设备都无法隔绝辐射的伤害。只能通过换人的方式,限定一波人的工作时间,尽量在受到致命辐射以前撤走。但在未来的日子里,辐射带来的疾病将会折磨着这些救援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