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1月1日消息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IT之家祝各位新老朋友2020新年快樂!Happy New Year!

說起新年,咱們國家有兩個。一個就是今天,公曆的1月1日,我們現在習慣把這個新年叫元旦;另一個是春節,農曆的正月初一。

▲雲日曆截圖,2020年1月1日,元旦。

在漢語中,“元”有開始、最初之意;“旦”則表示太陽剛出地平線之際,即一日之始。“元旦”意即最初的一日開始之時,也就是一年之始,新年的第一天。

元旦起源

早在4000多年前的五帝時期,古老的人類以部落聚居,過着非常原始的生活。在堯舜禹三帝任部落首領之位的時候,都因爲勤政爲民而深受部落民衆愛戴。

後來,人們便把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天,作爲一年之始,也就是最原始的“元旦”,當時也有“元正”這一說法。

“元旦”日期的更迭

在中國複雜的歷史長河中,雖然“元旦”一直作爲一年之首,但由於各朝各代曆法不同,元旦的具體日期也並非每年的“正月初一”。

  • 公元前2070年,夏朝以夏曆(農曆、陰曆)正月初一爲元旦;

  • 公元前1675年,商朝以夏曆十二月初一爲元旦;

  • 公元前1046年,周朝以夏曆十一月初一爲元旦;

  •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時期,又定十月初一爲元旦;

  • 直到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鄧平等人創立“太初曆”,重定夏曆正月初一爲元旦,此後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

  •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孫中山提出“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曆,所以便統計”,所以將農曆正月初一改稱春節,公曆1月1日稱爲元旦;

  •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正式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正式確定公曆1月1日爲“元旦”。

在國外,“元旦”即“New Year”,所以這個詞可以說完全是中國的“土特產”,在中國農曆中已經沿用了4000多年。

元旦傳統活動

古代元旦

中國古代雖然元旦具體時間不一,但是歷朝歷代都在元旦這一天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

自漢武帝時,元旦即春節,人們會祭神祭祖,掛春聯寫福字,舞龍燈,放鞭炮、守歲、喫團圓飯以及衆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

送贈賀年卡

中國古代稱賀年卡爲賀謁、拜年帖,賀年卡一般繪上傳統吉祥圖案或該年生肖圖案,書寫新年相關的賀詞。

唐代已有後世賀年卡的雛形,稱爲“投刺”,直到宋代,才正式有了送贈賀年卡的習俗,人們會在登門拜訪上司或長輩時留下賀年卡,上書何年祝福之詞,以表達親自登門拜年之意。

現在我們會在雙旦(元旦、聖誕)前後,互贈賀卡,傳遞着新年祝福。

元旦前夕——跨年夜

我國目前已將元旦列爲法定節假日,常常將當日或前後雙休日調整爲三天小長假。相對於農曆春節,我國對於元旦的民俗慶祝活動要少得多,一般只有社會組織、企業公司等在元旦前後舉行年終集體慶祝活動。

我國行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法”,隨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元旦前一天的跨年活動成爲了一個世界範圍的活動,人們聚集在一起倒數着時間,一起從舊的一年跨越到新一年,以慶祝新年的來臨。

歐美

早在1903年,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就會在元旦這一天舉行“降球儀式”,23:59:00將重1070磅、長6英尺的水晶球從廣場上方徐徐落下,零點時正好到達地面。

英國人在倫敦大本鐘下聚集,共同倒數,直至大本鐘聲響起之時,燃放煙花以示慶賀。

在德國,每年有超過100萬人共同聚集勃蘭登堡門,燃放跨年煙花,暢飲香檳酒以慶賀新年。這是歐洲國家中規模最大的新年除夕慶祝活動之一。

亞洲

我國大陸地區公曆新年的慶祝活動會如期舉行,特別是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上海在外灘舉行3D燈光音樂匯演,同時許多電視臺也將舉辦各種跨年演唱會。

在元旦前夕,香港維多利亞港兩旁的摩天大樓都掛上了慶祝聖誕節及元旦的燈飾,舉行的鐳射燈光音樂匯演和煙花表演,吸引大批市民到中環及尖沙咀海旁觀賞。

2020年,藉着元旦這個契機,IT之家祝各位小夥伴新年開端順利,生活美滿,Happy new year!同時,在新的一年裏,大家想看到一個怎樣的IT之家,也可以在評論區中告訴我們。

2020,共同進步!

推薦閱讀:

《IT之家2019年度評論熱詞:鴻蒙、視覺中國警告、鋪路成功...》

《你好,2020》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