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射雕英雄传》不是金庸最好的小说,但金庸小说的所有特质都已经具备:文史政、女追男、满中国到处跑、流落荒岛只不过,《射雕英雄传》时的金庸还没有成熟,各方面都不能做到最好,还没有展示出自己压倒性的实力。这么说吧,《射雕英雄传》或许其他作家能写出来,但是《倚天屠龙记》以后的作品,只有金庸能写。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的成名作,但却不是金庸最好的小说。

《射雕英雄传》不是金庸最好的小说,但金庸小说的所有特质都已经具备:文史政、女追男、满中国到处跑、流落荒岛只不过,《射雕英雄传》时的金庸还没有成熟,各方面都不能做到最好,还没有展示出自己压倒性的实力。

《射雕》阶段的金庸,思想非常老干部。首先立意比较古旧,沿袭自《七侠五义》之类的传统小说,讲的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非分明、好人必胜。跟金庸后期的几部作品比起来,《射雕》的写作技巧可以用两个字评价:憨直。整体结构粗放、直白,没有什么精巧的情节设计。没有铺垫的巧合没完没了,硬造的误会此起彼伏,逻辑漏洞简直成了筛子。。金庸在后记里说,借鉴了戏剧技巧。

《射雕英雄传》想表现家国情怀。黄蓉换了女装,见到郭靖的第一件事是唱首歌,唱的是辛弃疾。辛弃疾是射雕那个时代的人。一生以北伐、恢复旧山河为念。陆乘风这个人物,可以说是按照辛弃疾的气质来写的。

黄蓉和郭靖在太湖上遇到他,是全书最有意境的一场戏。天空地阔,郭靖和黄蓉在浩渺的太湖中央遇到一个独钓者,黄蓉又唱了首歌,辛弃疾的,黄蓉唱了上半首,“忽然湖上飘来一阵苍凉的歌声,曲调和黄蓉所唱的一模一样,正是这首《水龙吟》的下半阕:“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复国,可怜无用,尘昏白扇。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两船相距数丈时,那渔人道:“湖上喜遇佳客,请过来共饮一杯如何?”黄蓉听他吐属风雅,更是暗暗称奇,答道:“只怕打扰长者。”那渔人笑道:“嘉宾难逢,大湖之上萍水邂逅,更足畅人胸怀,快请过来。”数桨一扳,两船已经靠近。”

这一段,是《射雕英雄传》里写得最好的一段对白。潇洒、飘逸,有仙气,令人神往。

陆乘风被黄药师逐出师门,又断了腿,一生抱负化为泡影,但仍然爱国爱党,可说是全书的一个精神符号。不过,家国情怀这东西,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感觉总是空洞的。金庸说,后来他悟到了大中华民族融合的趋势,所以放弃了射雕里的大汉族主义。

《射雕英雄传》的人物塑造非常脸谱化。全书人物直来直去,只有好人和坏人。郭靖、黄蓉虽然名气大,但是写得并不好。没有后期金庸小说里人物的复杂性。郭靖这人,沿袭自古典侠义小说,忠厚老实大义凛然,颇有自然经济乡土特点。

《射雕》里的金庸,还不够自信,还不能突破一些传统小说观念的束缚。

许多同款人物,后期金庸小说的处理,就比《射雕》要高明得多了。《射雕英雄传》的完成度比《倚天屠龙记》要稍好,不像《倚天》,后半截几乎烂尾。但是在写作水平上,却又不如倚天。这么说吧,《射雕英雄传》或许其他作家能写出来,但是《倚天屠龙记》以后的作品,只有金庸能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