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十多年過去,曾經赫赫有名、年輕氣盛的“京城四少”如今相繼爲人夫爲人父,邁着步伐向40歲挺進。就在王珂陪着妻子劉濤開始《親愛的·客棧》第二季的美好生活之際,身爲S Hotel董事長的青年企業家汪小菲也於10月14日在北京舉辦了自己首部個人隨筆集《生於1981》的新書首發式,同時接受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微信採訪,談及妻子大S幸福滿滿,談創業經驗認爲一定要幹自己喜歡的事。

”寵妻狂魔“力挺大S:她有太多優點值得我學習

與臺灣女星大S結婚,讓汪小菲多了一個身份——“臺灣女婿”。8年來,他每週在北京、臺北往返,累積數百次,這樣的經歷讓他不僅對臺灣有着比一般內地人更深的瞭解,還讓他對兩岸關係有着更深層的思考。在新書中,汪小菲寄託了自己對兩岸關係的深切期望,表達了自己期盼兩岸和平發展的願景。

汪小菲與大S一見鍾情,見面5次就“閃婚”,這樣的快速結合曾經引發不少人的質疑。不過汪小菲在新書中表達,這樣的緣分其實深埋已久,只不過是在適當的時機發芽。而如今在大衆眼裏,汪小菲也儼然是個”寵妻狂魔“。

記者:之前參加《幸福三重奏》,很多網友通過定格畫面對您和妻子關係進行了過度解讀引發爭議,您是如何看待針對您或者您妻子的過度解讀。

汪小菲:第一我老婆在家她也不喫蝦,剝蝦這事,是你給她剝她就喫,不給她剝她也不喫,沒有說我就想喫你非給我剝,不存在的。比如過生日,她說不想過就可以不過,如果你幫她辦個小的生日聚會也可以,並不是說口是心非的一個人。一個節目真實的相處方式,大家每個人看問題理解不一樣。

記者:您認爲長期保持夫妻關係良好的祕訣是什麼?

汪小菲:互相瞭解,然後儘量去理解對方,然後互相學習。我有時候會出差,小別勝新婚,離開一兩天,兩三天,回家看到老婆,看到孩子,會更加珍惜這個家庭,因爲一出差就見不着。我有時候一出差,我老婆就跟我說:你是不是一剛走就想我了,那回來的時候怎麼不多跟我聊聊天,很多都是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

記者:從相愛到如今爲人父母,能透露一下你們夫妻之間相互最欣賞對方什麼?

汪小菲:我老婆覺得我這人挺有赤子之心,所謂赤子之心就是不忘初衷。像我做酒店喜歡這個行業,包括對人待事,包括對朋友還算是比較真誠,是我太太這麼多年覺得我這個人一些優點的地方。我覺得我老婆太多優點值得我去學習,做事很冷靜,思考能力很強,而且有非常非常正確的價值觀,從小她就是這樣的人,長大以後她的初衷和性格就沒有變過。

有妻有子有事業,現在的狀態是非常非常圓滿的

作爲大型餐飲集團“俏江南”創始人張蘭的兒子,汪小菲常被外界視爲“含着金湯匙出生的幸運兒”。實際汪小菲出生於北京市朝陽區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和其它80後北京男孩沒什麼不同。1997年,16歲的汪小菲赴歐洲留學,開啓了他7年留學生涯。留學生涯帶給汪小菲最大的影響,是對“祖國”二字更深刻的認識。在德國機場的一次轉機經歷令汪小菲終身難忘,他明明攜帶着合法護照,卻被德國機場警察百般刁難,甚至還被強扣在機場兩天一晚。那次經歷在汪小菲心底埋下了強烈的民族自尊心的種子,他發誓奮發努力,回國後,他多年經營管理“蘭會所”,後又在臺灣開辦觀光級酒店S Hotel,又在諸多領域投資,均有不俗的成績。

記者:作爲一個擁有數次創業經歷的80後,您有什麼心得和建議?

汪小菲:從上世紀90年代跟我母親做餐館,後來又參與俏江南,後來又做蘭會所,還做過調料,我現在真正纔有機會幹上自己喜歡的事,就是現在做的酒店。這麼多年沒有離開服務行業,你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你喜歡這件事,你認爲你喜歡這件事能做成,你再去創業成功機率就很大。現在大家有研究區塊鏈、研究這些互聯網,我對這些東西不是很喜歡,不瞭解。所以這樣的話,我覺得成功機率會小很多,讓自己承受很多負擔。

記者:《生於1981》這本書名很有懷舊的感覺,內容也有少時的經歷,您覺得自己是否到了喜歡回憶過去的年紀。

汪小菲:在結婚之前因爲巨蟹座特別懷舊,想着以前的歌,聽張信哲,想小時候藍天白雲無憂無慮的生活,我現在最怕的事就是回到過去,爲什麼?回到過去,我沒有這麼好的太太,沒有兩個這麼好的孩子,我認爲現在狀態是非常非常圓滿的,一定要珍惜現在這樣一個狀態。

記者:《生於1981》是邁步向40歲走近的年紀,此時再回看當年人們給您”京城四少“的稱號什麼感覺,您自己認可這個稱號嗎?

汪小菲:我覺得最應該在意的是你的家人怎麼看待你,比如你的女兒或兒子,他們應該得到關愛;老婆覺得這個老公還是一個善良、誠實,然後不忘初心的人;你的父母覺得你是個孝順的孩子,這個是最重要的,別人怎麼看,有別人的想法。我覺得我自己還是不太配這個稱號。以前張學良(被稱爲民國”京城四少“)這些人他們對社會的貢獻,對歷史的貢獻,不是你隨隨便便叫的,也不是隨隨便便能寫的。

記者:現在油膩中年男人很盛行,請問怎麼做一個名貴的中年男人?

汪小菲:爲什麼油膩,是因爲工作時間太多了,疏解壓力的方式就是喝酒抽菸,過着不太健康的生活方式,我覺得主要還是在工作環境下,大家可能太追求成功了,或追求工作的目標了。有時候可能放緩一點,關注一下自己健康,爲什麼呢?因爲你的健康不只是你自己的,還有你的孩子,你的家人,都要這個男人爲他承擔很多責任,我覺得還是要相對自律一點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