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國人眼裏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每逢春節的時候,在外奔波了一年的遊子,最希望的事情就是趕快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因爲人們回家的時間都相差無幾,所以就造成了回家難的局面,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春運。

相信體驗過春運的讀者都知道,回家的路途有多麼地艱苦。不過不論春節回家有多麼地困難,也無法阻止人們返鄉的熱情。春節早在古代就已經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了,那麼古時候的人們,是不是也和現代一樣,有着春運的煩惱呢?

古代交通落後,古人的春運是啥樣兒的?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也有春運的情況,只不過是針對少數人。我們都知道古人對於孝道是非常看重的,想要儘自己的孝道,首先就是不能離父母太遠,不然孝敬父母就會變成空談。所謂“”,說的就是這件事情了。

所以古代的大部分人,和父母的距離都是很近的,這也意味着他們過年想要回家,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兩個村子之間的距離,又或者子女和父母同住在一城裏,對於他們來說,根本沒有春運帶來的煩惱。

古代交通落後,古人的春運是啥樣兒的?

真正被春運困擾的人,是古代的公務人員和商人,他們或是因爲公務,或是因爲經商,不得不去遙遠的外地。我們都知道古代的交通跟現代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如果兩個地方距離太遠,走上幾個月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如果他們想要回家過年,就需要提前做好對策。對於公務人員來說,臨近年底的時候,官府即便是有公務,也不會把公務人員派出去太遠的地方,甚至有時候連公務都不會派連,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早點兒回家過年了,這也是官府對公務人員的一種體恤。

古代交通落後,古人的春運是啥樣兒的?

而對於商人來說,他們就需要早做打算,提前收拾好東西,踏上回家的路途。從秦朝開始,國家就十分重視道路的規劃,秦朝的馳道就相當於現代的高速公路,每到過年的時候,回家的人們就會坐着馬車往家裏趕。

古代的馬車相當於現代的大巴,這種方式在古代已經是非常快速,而且比較方便的一種了。雖然古代的春運和現代的不同,但是人們的心情都是相同的,不論回家的路途到底有多困難,都沒有辦法阻擋人們回家過春節,所以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回家過年都是國人永遠的主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