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地級市佛山躋身GDP“萬億俱樂部”

廣東官媒《南方日報》1月2日消息:佛山市長朱偉透露,2019年佛山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大關,成爲廣東省繼廣州、深圳之後第3座GDP超過萬億元的城市(實際經濟數據以統計部門正式發佈爲準)。

消息提到:從全國範圍來看,佛山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也具有標誌性意義。根據各地統計局的公開信息,截至2018年,國內有16座城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億元。其中,不少萬億級城市是省會、副省級城市,佛山是少有的地級市。

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此次“躋身萬億俱樂部”意味着,佛山僅用全國萬分之四的土地,創造了近1%的生產總值,是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詮釋。

澎湃新聞去年2月梳理了2018年各大城市經濟數據,全國(港澳臺除外)共有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天津、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無錫、長沙、寧波、鄭州16個城市GDP在萬億元規模以上。

回顧中國各大城市撞線GDP“萬億俱樂部”歷史:上海、北京、廣州GDP總量分別在2006年、2008年、2010年突破萬億;2011年,深圳、重慶、天津、蘇州的GDP總量跨進萬億行列;2014年,成都、武漢GDP總量突破萬億;2015年,杭州GDP總量突破萬億;2016年,南京和青島GDP總量超過萬億;2017年,無錫和長沙GDP總量均突破萬億;2018年,寧波與鄭州GDP首次突破萬億元。

去年11月,澎湃新聞記者盤點發現,隨着國內各城市陸續公佈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已有不少城市僅用三個季度便達成GDP超萬億目標。去年僅前三季度城市經濟統計數據顯示,上海、北京、廣州、重慶、天津、成都、武漢、杭州、南京、深圳,至少有這10個國內城市已經實現城市GDP超萬億目標。

《人民日報海外版》去年12月報道提到:觀察“萬億俱樂部”,幾乎都是區域的中心城市。天津既是“首都經濟圈”也是“環渤海經濟圈”一員;成都、重慶是“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節點城市;武漢是長江經濟帶上的重要城市……這些中心城市,對周邊地區產生了較強的引領發展作用、輻射帶動作用。

澎湃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在佛山撞線GDP“萬億俱樂部”之後,另一座有望衝擊“萬億俱樂部”的城市是山東濟南。

隨着萊蕪併入濟南,濟南市2018年的地區生產總值(GDP)已經超過此前長期佔據山東省內經濟“亞軍”的煙臺,和領跑者青島的差距也在縮小。

《濟南日報》去年10月29日報道:2018年10月28日上午,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第三季度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佈會。濟南市前三季度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經濟增長穩、動能轉換快、發展質量好、平臺載體強、發展環境優、民生事業實”的特點。(2018)前三季度,濟南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7189億元,同比增長7.0%,增幅居全省第2位。

上述濟南官方媒體已經確認,濟南去年前三季度交出了“地區生產總值7189億元,同比增長7.0%,增幅居全省第2位”的數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