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四晚,安徽衛視《品格》節目中,同程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吳志祥分享了同程集團如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坎坷發展歷程。今晚,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爲將做客《品格》,講述自己如何在全世界以溫和的堅定,傳遞"中國自信"的故事。

張維爲做客安徽衛視《品格》從李子柒現象談中華文化傳播

從外交部開啓對外生涯,張維爲回憶爲鄧小平工作的歲月

1977年是國家恢復高考的第一年,張維爲複習3個月以優異的高考成績被複旦大學外語系錄取,1983年他進入外交部從事翻譯工作,從此打開了他放眼世界、對話世界的大門。如今的張維爲雖然已經在全球100多個國家留下了足跡,但是回憶起第一次出國的經歷,他還是忘不了當時發展水平差異給他帶來的震撼。正是這種震撼,讓他產生了一定要把中國和世界大勢研究透的決心,"我們這一代人有很強的'家國'情節,覺得中國應該做得更好。"

1985年,張維爲開始爲鄧小平擔任英文翻譯,這段翻譯經歷給張維爲的見識、眼界和格局都帶來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回憶起曾經的歲月,張維爲與鄧小平第一次見面時發生了哪些對話?鄧小平給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他還分享了哪些關於鄧小平不爲人知的工作細節?詳細內容敬請關注節目播出。

開先河創立中國研究院,中國模式是不可忽視的世界熱潮

2012年,張維爲向復旦提出創建一個專注中國道路、中國模式、中國話語的研究平臺,於是便有了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談及研究院的建立初衷,張維爲表示"在國內大衆還不那麼自信的時候,我們就帶頭說中國人你要自信,要通過學理的論述、橫向的國際比較、縱向的歷史比較,用全新的中國話語提出中國人你要自信。"

作爲最早一批提出"中國模式"的學者,張維爲正是在研究中國模式的過程中激發了對國家的自信。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張維爲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他認爲,中國的發展經驗使世界現代化發展道路更具多樣性,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研究和借鑑中國模式,而隨着中國的不斷進步,中國模式的成功必將會獲得更多的國際認同。相應的,中國人也應該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培養自信,才能更堅定從容地走向世界經濟、政治和文化舞臺的中央。

張維爲做客安徽衛視《品格》從李子柒現象談中華文化傳播

從李子柒現象看傳播文化,中國人對生活的熱愛必然能打動老外

最近,網絡上關於網絡紅人李子柒的話題討論得如火如荼,而節目中,主持人也對張維爲問及如何看待李子柒傳播中華文化的方式。因爲長期在西方生活,張維爲對西方國家的考察十分深入,他首先表達了對李子柒的欣賞之情,隨後他表示,中國人在日常生活細節裏所體現出的人文韻味以及對生活的熱愛是最能打動西方國家乃至整個外部世界的,因爲中國文化是延綿數千年而沒有中斷、活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偉大文化,所以,像李子柒這種把中國民衆普通生活及其文化底蘊反映出來的傳播者,必然會打動許多西方和世界許多地方的受衆。

節目中,張維爲還講述了哪些關於中國發展和中國自信的思考?敬請關注今晚21:20播出的安徽衛視高端經濟人物訪談節目《品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