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危起偉稱,2019年9月中旬,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上海組織了專家組評估後確認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中國代表處工作人員向界面新聞表示,目前IUCN官方還沒有發佈和更新關於長江鱘滅絕的消息,“後續還需要討論”。

(原標題:長江白鱘被宣佈滅絕,IUCN中國代表處:尚未發佈消息,仍需再討論)

曾經有着“中國淡水魚之王”之稱的長江白鱘被宣佈滅絕,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日前發佈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了這一消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中國代表處工作人員向界面新聞表示,目前IUCN官方還沒有發佈和更新關於長江鱘滅絕的消息,“後續還需要討論”。

日前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在線發佈了一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研究所專家的研究論文中稱:預計2005年——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經滅絕。

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研究員危起偉博士,論文的第一作者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專家張輝。

危起偉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長江白鱘滅絕一事是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經過研究和商討確認過的。”

危起偉稱,2019年9月中旬,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上海組織了專家組評估後確認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

針對長江白鱘滅絕的結論,危起偉說,“爭議肯定是有的,但這是他們自己的觀點,沒什麼問題。”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中國代表處工作人員向界面新聞表示,目前IUCN官方還沒有發佈和更新關於長江鱘滅絕的消息,“後續還需要討論”。

長江白鱘,又名中國劍魚,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類。長江白鱘是中國特產稀有珍貴動物,屬於國家一級野生的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此前在1988年國務院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涉及長江流域魚類9種,分別是一級保護動物白鱘、中華鱘、長江鱘。

2010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0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將長江白鱘列入極危(CR)動物之中。

2017年和2018年,農業農村部陸續啓動《中華鱘拯救行動計劃》和《長江鱘拯救行動計劃》。

危起偉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中國水產研究院長江研究所的科學家最後一次救助一條長江白鱘是在2003年。但那之後,被放生的白鱘的電波信號也消失了。從2003年開始至今,科研人員也沒有再發現長江白鱘的身影。

周馨怡 本文來源:界面新聞 責任編輯:周馨怡_NB1200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