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金塘的大豐街,偶爾也只有少數80多歲的老人會想起這個大善人,陳文生,鐘錶業百年品牌“亨達利”的主要經營者。陳文生最早開創的漢口亨達利,位於河街(今武漢沿江大道四宮殿),後來搬遷到一碼頭五福裏口(今江漢路),舊時江漢路一帶是寧波幫、定海幫商人最集中的地方。

老舟山道古

第四十九期

舟山廣電微信“老舟山道古”專欄

(原“王教授的課”專欄)

爲大家講述

舟山的文化、記憶和故事……

本期《老舟山道古》

隨着孫峯一起回到過去

認識金塘三益小學堂(今大豐中心小學)的創辦人

在定海,現在似乎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在金塘的大豐街,偶爾也只有少數80多歲的老人會想起這個大善人,陳文生,鐘錶業百年品牌“亨達利”的主要經營者。

陳文生

金塘三益小學堂的創辦人

(今大豐中心小學)

上個世紀初

這位金塘籍鄉紳

前後捐了1.6萬銀元辦這所小學

可謂愛心滿滿

今大豐中心小學

《金塘志》記載:“大豐中心小學,前身系私立三益小學堂,鄉紳陳文生創辦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正月。……,陳文生捐資建4室2廳教學樓1幢,另築平房五間,自任校長,聘請教員6名。……陳文生辦學13年間,先後爲學校捐款1.6萬餘銀元,被教育部授予一等褒獎。”

從捐助的金額看,

想必那位陳文生,

應該是金塘的鉅富,

是一位事業有成者。

陳文生老家在大豐街

陳文生,(1882—1938),浙江定海金塘人,大豐街上至今還有陳家老宅。陳文生早年在上海美華利鐘錶店當學徒,與頗具名望的“鐘錶大王”孫梅堂是師兄弟關係。1910年,二十八歲的陳文生來到漢口做跑街,從事鐘錶業務。

大豐街上陳家老宅

在近代中國鐘錶業,有兩大品牌“亨得利”“亨達利”,皆與定海商幫的創業有關。

金塘人陳文生的鐘表經營根據地主要集中在漢口,但他也是亨達利集團領導層的重要成員,曾經擔任亨達利鐘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監察人(監事)。1926年上海總商會寧波籍會員名單中,陳文生也赫然在列,他的執業單位寫的就是“亨達利鐘錶行”。

陳文生肖像

從“跑街”後生到經理先生

亨達利原來是一個外資品牌,源於上海,1864年由德國商人霍普兄弟開設,主營中高檔進口表,在上海灘上頗有名氣。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向德國宣戰,德商撤離,將亨達利品牌委託中國買辦虞某,虞某又轉給經營美華利鐘錶店的孫梅堂,這個孫梅堂後來就成爲亨達利中國企業的創始人。

漢口的亨達利,原來是德商禮和洋行經營的太平洋錶行,後來德商撤離中國時也把招牌和店鋪盤給了一直在該行“跑街”的陳文生,這時候的陳文生事業上也已經小有成就了。

所謂“跑街”,就是代洋行接洽商號、推廣營業的一種職業,即“煞老夫”(亦稱“式老夫”,英語曰 shroff),以獲取佣金爲謀生。晚清時期,定海有許多年輕人在上海、漢口創業。

定海商人陳文生,天資聰穎,勤奮好鑽,逐漸掌握鐘錶經營的業務,加上管理嚴謹,經營有方,很快發跡。

武漢江漢路的亨達利

陳文生最早開創的漢口亨達利,位於河街(今武漢沿江大道四宮殿),後來搬遷到一碼頭五福裏口(今江漢路),舊時江漢路一帶是寧波幫、定海幫商人最集中的地方。1934年,四明銀行大樓開工前,陳文生將鐘錶店搬遷到江漢路28號,就是現在的亨達利(又稱老店)。

武漢中山大道的亨達利

1922年,陳文生斥資3000兩銀子租得浙江興業銀行在中山大道的鋪面,開設第二家漢口亨得利店(又稱新店)。

1938年陳文生病逝,這兩個店鋪後來就分別傳給兩個兒子。中山大道店由長子陳芝章繼承,陳芝章又名陳敏川,故稱“敏記亨達利”;江漢路店,由次子陳又章繼承,故名“又記亨達利”,現在稱“老亨達利店”。陳芝章後來成爲武漢市鐘錶公司的副經理。這兩個亨達利鐘錶店,至今猶在經營,成爲漢口的老字號店鋪。

門庭若市的武漢亨達利(蕭繼石畫)

陳文生重視企業品牌

陳文生經營的武漢亨達利,與上海亨達利總行實行“聯號”,有統一的品牌,其經營也注重信譽,重視保修,該店也以經營世界名錶及精湛的維修技術而著稱,是武漢鐘錶業的翹楚。亨達利鐘錶,走時準確,分毫不差,陳文生也重視企業品牌,努力把自己產品塑造成“武漢時間”的形象,藉此而名揚四海。

點“好看”

讓小夥伴一起來漲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