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復交浙科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及南京大學,又因是華東地區最強的五所大學,所以被人稱爲“華東五校”。不得不承認,大學排名之風在高校圈愈演愈烈,曾有傳言少數大學爲了提升在國內的排名,不惜給榜單出品方贊助費,其實就是“花錢買排名”。

不得不承認,大學排名之風在高校圈愈演愈烈,曾有傳言少數大學爲了提升在國內的排名,不惜給榜單出品方贊助費,其實就是“花錢買排名”。

在衆多高校圈排名中,有兩個爭議點一直懸而未決:其一是哪座城市是繼北京、上海之後國內高教“第三城”?其二是哪所大學是繼清華、北大之後的國內“第三校”?

關於第一個問題,其實答案已經愈發明顯,尤其是在雙一流、第四輪高校學科評估之後,南京的名校數量和一流學科數量已經遠遠甩開武漢、西安、廣州、成都等強力競爭對手。尤其是武漢,此前長期以國內第三的“大學之城”自居。

關於第二個問題,相信每個人的判斷各異,但幾乎所有人都認同“第三校”會在“復交浙科南”中產生。

“復交浙科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及南京大學,又因是華東地區最強的五所大學,所以被人稱爲“華東五校”。“華五”從歷史和現在來看,都應該是國內僅次於清北的最強高校聯盟,故而“第三校”在它們中產生實至名歸。那麼,五校之中誰的表現又更勝一籌?

很多人認爲國內大學排行榜可信度不高,那麼首先就從qs等國際四大權威排行榜來看。以2018年爲例,中科大拿到了泰晤士、USNews兩個版本的第一名,復旦大學和浙江大學也各拿到了一個第一,所以從此角度來看中科大更接近國內高校“第三城”。

從第四輪高校學科評估結果來看,浙江大學在這方面領先優勢更大,有11個A+檔學科和39個A類學科,其中,A+檔學科數排名全國第3,A類學科排名全國第1。

此外,再結合國家科學技術“三大獎”數量、ESI世界前千分之一學科數量等認可度較高的指標來看,“華東五校”中,浙江大學整體要更爲領先,隨後是中科大、復旦、交大和南大。

不過,也有網友提醒“第三校”的角逐不能忘記了中國科學院大學和武漢大學。其中,國科大在高考錄取分數上已經和清北不相上下了;武漢大學最近幾年勢頭強勁,2018年曾上過國內某版本大學排行榜第三的位置。

小夥伴們,復交浙科南,再加上國科大和武大,誰纔是你心目中的國內“第三校”?如果錄取分數都夠,你會填報哪所大學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