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a=repeat('oop。print (arr)。

如果你經常用python做一些小的項目玩,或者用python做一些爬蟲,又或者你去一些網站刷題,那麼必將面對一個問題——寫函數。

“寫函數”也就是自己寫一個算法,用來實現一些功能。比如最簡單的給電腦兩個參數,讓他計算這兩個參數的關係。

下邊獻上22個函數構造練習,將會助力大家在數據挖掘與分析方面更進一步!

建議大家收藏此文,有時間在自己的環境裏親自跑一遍加深理解。

兩個變量互換

兩個變量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互相互換着賦值

a = 5                               
b = 10
a, b = b, a
print(a) # 10
print(b) # 5
# 這個看起來不是函數,但是這種用法在函數中常用

檢查是不是偶數

這個功能主要展示的不是快速判斷是不是偶數,而是bool判斷的用法.因爲10可以被2整除,所以餘數爲0,因此它是==0的,如果換成`is_even(3)`那就返回False了。

def is_even(num):
return num % 2 == 0
is_even(10) # True

分割一個字符串爲一個列表

這個案例使用換行符分割的,實際應用中,隨機應變。

def split_lines(s):
return s.split('\n')

split_lines('50\n python\n snippets')
# ['50', ' python', ' snippets']

查找對象使用內存的大小

這個例子中,調用了sys的看內存佔用情況函數。數字5佔了28內存空間大小,我把這個數字加到9999返回依然是28

import sys
print(sys.getsizeof(5)) # 28
print(sys.getsizeof("Python")) # 55

翻轉字符串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字符串的翻轉用法,相應的簡單字符串可以翻轉,以後的圖片\音頻\視頻,一樣可以翻轉.如果你在一個函數里用這個功能,可以解決某些場景裏的問題。

language = "sumer-minus"   # SUMER是我公衆號,minus是我一個網名
reversed_language = language[::-1]
print(reversed_language) # sunim-remus

打印字符串x遍的小函數

從這裏提取兩個概念:1如何打印n遍,理解函數調用

def repeat(string, n):
return (string * n)

a=repeat('oop!',10)
print(a)
>>>oop!oop!oop!oop!oop!oop!oop!oop!oop!oop!

檢查一個字符串是否與他的翻轉相同

這個小代碼把字符串翻轉,和bool又一次加深理解

def palindrome(string):
return string == string[::-1]
print(palindrome('python')) # False

把一個列表拼裝成字符串

用到了列表join方法,數據分析中可能用的多的是pandas的DataFrame格式的矩陣、張量,但一維這些東西一樣會遇到使用。

strings = ['老虎', '老鼠', '蟑螂']
print('kill'.join(strings))

# 老虎kill老鼠kill蟑螂

將兩個列表刪除重複項併合並

如何將兩個列表合併並扣除其中的重複項呢?可以看看這個方法,看起來是不是挺“卑鄙”的。挖python牆角感覺,但更好的方法還確實沒想出來。實際分析中去重可能不多,但統計衆數比較多,如果是string、列表,如何統計重複內容數量,思路類似。

def union(a,b):
return list(set(a + b))

union([1, 2, 3, 4, 5], [6, 2, 8, 1, 4])

# 答案:[1,2,3,4,5,6,8]

將列表去重

def unique_elements(numbers):
return list(set(numbers))

unique_elements([1, 2, 3, 2, 4])

# 答案:[1, 2, 3, 4]

找到一組數字的均值

雖然有mean函數,但比如你想自己算依稀的東西用到mean的時候,你可以自己造個,也就兩行而已。

def average(*args):
return sum(args, 0.0) / len(args)
average(5, 8, 2)

# 5.0

檢查一個數組是不是都是唯一的數值

def unique(list):
if len(list)==len(set(list)):
print("所有數據都是唯一的")
else:
print("並不唯一")

unique([1,2,3,4,5])
# 所有數據都是唯一的

找到列表頻率最大的數據

def most_frequent(list):
return max(set(list), key = list.count)

numbers = [1, 2, 3, 2, 4, 3, 1, 3]
most_frequent(numbers)

# 3

角度變弧度

π在math 庫中是有定義的,就叫做math.pi

import math

def degrees_to_radians(deg):
return (deg * math.pi) / 180.0

degrees_to_radians(90)
# 1.5707963267948966

打印運行計算花費時間

這個時間跟電腦速度有關

import time
start_time = time.time()
a,b = 5,10 #隨便一個過程
c = a+b #隨便一個過程
end_time = time.time()
time_taken = (end_time- start_time)*(10**6)
print("運行這個耗費微秒數爲:", time_taken)

# 運行這個耗費微秒數爲: 2.1457672119140625

找到一組數的最大公因數

藉助工具functools

from functools import reduce
import math
def gcd(numbers):
return reduce(math.gcd, numbers)
gcd([24,108,90])
# 6

使用lambda公式

x = lambda a, b, c : a + b + c
print(x(5, 10, 20))
# 35

# 或者也可以這樣

def x(a, b, c):
return a + b + c
print(x(5, 10, 30))
# 35

使用map函數

對一個列表每一個元素都進行操作的話,可以用map函數,下邊是個小案例

def multiply(n):
return n*n

list1 =[1, 2, 3]
result = list(map(multiply, list1))
print(result)
# [1, 4, 9]

使用過濾函數-filter

arr = [1, 2, 3, 4, 5]

def Even(x):
return list(filter(lambda x: x % 2 == 0, arr))

Even(arr)
# [2, 4]

列表連續操作

numbers = [1, 2, 3]

def squares(nums):
return [number**2 for number in nums]

squares(numbers)

# [1, 4, 9]

切片操作

切片用於從給定序列中提取元素的連續序列或子序列。以下函數用於合併兩個切片操作的結果。首先,我們將列表從索引d切到末尾,然後從開始切成索引d。

def rotate(arr, d):
return arr[d:] + arr[:d]

if __name__ == '__main__':
arr = [1, 2, 3, 4, 5]
arr = rotate(arr, 2)
print (arr)

# 結果:[3, 4, 5, 1, 2]

使用鏈功能

最後的代碼段用於從一行開始調用多個函數並評估結果。

def add(a, b):
return a + b
def subtract(a, b):
return a - b
a, b = 5, 10
print((subtract if a > b else add)(a, b)) # 15
print((subtract if a < b else add)(a, b)) # -5

希望這22個函數構造思路能讓大家有一些的進步收穫!

覺得有用,點個在看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