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註釋】

①瀲灩:水波盪漾、波光閃動的樣子;②空濛:細雨迷濛的樣子;③欲:可以;如果;④西子:西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⑤宜:合適。

西湖在中國浙江省杭州市,人們總說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就是指的蘇州與杭州。杭州因爲有美麗的西湖山水,所以自古就吸引了很多文人學士到那裏去寫詩作畫。

在歷史上,爲西湖寫詩的文人中最有名的就要算宋朝的大文豪蘇軾了,他號東坡居士,所以大家也都叫他蘇東坡。蘇軾不但爲西湖寫下了流傳千古的美妙詩句,他還先後兩次到杭州做地方官,與西湖之間發生了不少動人的故事。

三十六歲的時候,蘇軾到了杭州做通判。“通判”是古代的官職名稱,既是一地的二把手,又負責監察長官。他一來到杭州就喜歡上了西湖的美麗景色。有一天,他叫上了自己的一個好朋友一起去西湖遊玩。他們乘上一艘小船,在西湖上划船盪漾,兩人邊欣賞着西湖美景,邊舉杯喝着美酒。陽光灑在湖面上,亮晶晶的,閃閃發光,漂亮極了。可是,不一會兒天就陰了起來,竟然飄起了濛濛小雨。蘇軾抬起頭望着遠方的山峯,這時候如霧一般的小雨籠罩着羣山,時隱時現,比起晴天的時候又別有一番景色。蘇軾心中想着,這西湖,晴天時有晴天時的美麗,雨天時又有雨天時的美麗,就好像古時候的美女西施一樣,無論是畫豔麗的濃妝還是雅緻的淡妝都是那樣美麗動人。

這個時候蘇軾的朋友早已經喝醉了,趴在小桌上呼呼大睡起來。蘇軾看着他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說道:“這麼美麗的景色你沒有欣賞到,簡直太可惜了!”他便拿出紙筆寫下《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施是古代春秋時期越國的一個美女,她的家鄉就在浙江省諸暨市,離杭州很近的地方。她和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一起被稱爲古代四大美女。她有多美呢?據說她在河邊洗衣服的時候,清澈的河水映出了她的身影,水裏的魚兒看見了這麼美麗的影子,都忘記了游水,沉到河底去了,這就是西施沉魚的故事。

因爲這首詩,西湖也被人們稱爲“西子湖”。在蘇軾眼中,西湖無論晴天還是雨天無時不美。後來沒過幾年,蘇軾又被派到別的地方做官了,直到十五年後,纔再次回到杭州當了知府。知府也是古代的官名,是古代州府的最高行政長官。他回來以後發現,西湖有一半都長滿了野草,湖水也幹了。就決定要疏通堵塞的淤泥,把運河的水引進西湖來,好讓西湖恢復原來的美麗。他組織了很多工人,把湖中的淤泥挖出來,把運河水引進西湖中,之後又把挖出來的淤泥堆積起來,建成了一道橫貫西湖南北兩側的長堤,西湖又恢復了之前的美麗。西湖地區的老百姓們爲紀念蘇軾治理西湖的大功勞,就將這條南北貫通的長堤起了個名字叫“蘇公堤”,也稱“蘇堤”。

文/安寶兒媽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