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對人類社會來講,自古就有;對個人來說,貫穿終生。是騾子是馬,要拉出來遛遛;是英雄還是狗熊,要在賽場上走一走。比,然後知不足。

善比者,鼓勁打氣;不善比者,自尋煩惱。因此,就有人發出“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的感慨。人因爲有思想並存在差異,天然有了比的基礎。

其實,人與人既可以比,也不好比。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個人在某一方面的優長有多突出,相應的另一方面的短處就有多明顯,全是優點、毫無缺點的人是不存在的。拿別人的優長比自己的短處,如果心態不好,不是敢於接受差距並奮起直追,就只會是越比越喪氣、越比越氣餒。

沒有比,不會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難以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容易失去方向感。只有科學、正確、客觀地比,才能激起幹勁和鬥志。可以說,建立在這樣基礎上的比,纔是社會發展和個人成長的動力。否則,就會出現叫花子與龍王比寶,是典型的不自量力、自取其辱。

現在不乏有很多家長經常拿別人家孩子的優點比自家孩子的缺點,別人家的孩子成了一個理想的存在,恰恰是這些家長在拿自己孩子與別人家孩子比時,忘記了孩子的客觀條件,選擇性無視孩子的優點,讓孩子反感和牴觸,甚至挫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嚴重的會傷害親子關係,並可能造成極端後果。

比是衡量,是區分大小、高低、良莠的最直接、最通用、最簡易手段。好的比較,可以比出士氣、比出幹勁、比出團結,比如在團隊成員之間相互不服輸,比業務、比貢獻、比作風、比紀律,越比動力越足,越比好學上進的氛圍越濃,團隊和個體都得到良性的促動。

而不恰當的比,如比待遇、比地位、比特權,可能就會充滿負能量,心理失衡、言行失當,容易說過頭的話、做過頭的事,嚴重損害團隊的團結和諧,以致爾虞我詐、相互掣肘、相互詆譭,從而出現不應有的內耗。

對個人來說,要學會比較,比那些由自己掌控,通過努力能夠改變甚至扭轉的方面,而不是先天帶來的無法改變的東西。如果糾結於那些自己無法改變的人和事,比就變成了傷害。

比,是爲了知不足、明差距、催奮進,而不是生悶氣、嘆不平;比,要光明正大,不能躲在暗處,不謀事專謀人,要敢於承認差距和不足。

如此比,方能達到比之真正目的,促進個體成長進步,利於團隊和諧團結,纔是充盈正能量的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