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天文学家肖斯塔克和巴内特在最近出版的《宇宙公司》一书中做出更为大胆的预测:2025年地球人将与外星人取得联系。1995年,由加利福尼亚州“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研究所发起的“凤凰计划”,另辟蹊径一—不是进行全天域搜索,而是有选择地细查距离地球200光年以内的约1000颗类日恒星,探测它们周围是否存在文明信号。

2019年1月9日,知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刊登的两篇论文称,位于加拿大哥伦比亚省境内的的CHIME天文望远镜,两个月内侦测到了来自银河系以外的13个新的快速射电暴。消息一出,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和热议。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人类监听到外太空的信号,寻找外星人的旅程,人类已经进行了近60年。

寻找外星人,人类是不是在自找麻烦?

1960年4月11日,美国天文学家德雷克,在西弗吉尼亚州的国立绿岸天文台,正式开始实行一项名为“奥兹玛”的监听外星人信号计划,遗憾的是,这项计划未取得任何肯定的结果。尽管如此,这次监听的科学意义还是不能低估,因为正是它开创了联系外星人的新纪元。

现代天文学确证,地球人的出现是宇宙演变的结果。由于自然法则在宇宙中具有普适性,导致地球人诞生的因素,也会出现在苍茫宇宙的某处。因此,科学家们认为,没有任何理由否认在太阳系以外的其他星球上可能存在具有技术文明的外星人。

宇宙中约有1000亿个像银河系那样的星系;在银河系中有1000亿颗像太阳那样的恒星。1961年,德雷克就提出了“宇宙文明方程式”,即著名的德雷克方程,把银河系内恒星数目、恒星有行星的比例,以及能演化出高智商生物的概率、科技延续的时间等等因素,作为参考系数进行测算。

根据该方程,美国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萨根估算,仅银河系中存在的文明便有100万个左右。美国科普大师阿西莫夫在《地外文明》一书中对此做了更为详尽的推算,并得出结论是存在的文明有53万个;而德雷克本人的估计数是大约10万个。

2006年11月,为庆祝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创刊50周年,全球40多位顶尖科学家济济一堂,对半个世纪后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也进行了大胆预测:到2056年,地球人将发现外星人。美国天文学家肖斯塔克和巴内特在最近出版的《宇宙公司》一书中做出更为大胆的预测:2025年地球人将与外星人取得联系。

虽然现在还没有外星人存在的确凿证据,但科学家们坚信:宇宙中存在外星人。外星人的研究目前已成为一门前景十分诱人的崭新交叉学科——天体生物学的重要课题。

寻找外星人,人类是不是在自找麻烦?

半个世纪以来,地球人除了采取被动的方法来监听外星人发送的信号外,还通过各种方式主动联系他们。如何与他们取得联系?科学界主流认为,这就必须与外星人进行宇宙交际。要进行这一活动,首先遇到的无疑是语言问题。

早在17世纪初,伽利略就认为,数学语言是解读宇宙语言的钥匙。萨根深信:宇宙中的技术文明无论差异多大,都有一种共同的语言——数学语言。中国数学家和语言学家周海中在1999年发表的《宇宙语言学》一文中指出,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性、简洁性、抽象性、逻辑性、普适性、形式化等特点,是宇宙交际的理想工具。

荷兰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弗罗登塞尔更实在,他在1960年便出版了《宇宙语言:宇宙交际语言的设计》。在书中,他精心设计了一种以数学为基础的宇宙语,靠发射不同波长的无线电波来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可以用短的无线电波信号代表数字,长的无线电波信号代表加减符号,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组合来表示不同的含义。有意思的是,加拿大天文学家达蒂尔和杜马斯在弗罗登塞尔的研究基础上,还进一步设计出一种数学化的宇宙语,并分别于1999年和2003年将它发送到太空。

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外发送信号已经不限于无线电波。1977年发射升空的“旅行者1号”,为了完成与外星生命联系的重大使命,携带的是就一张记录着地球上各种有代表意义的声音和图片的铜质光盘,奔向了星辰大海。

发射“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的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方面,称这是一张可保持10亿年的光盘,里面存入了115幅图像及包括海浪、风声、雷电、动物叫声等各种声音资料,此外他们还挑选了来自不同文化及年代的音乐、地球人使用55种不同语言说出的祝福句(注:其中包括中国的普通话、粤语、闽南语和吴语等)。光盘内还录制了时长约90分钟的乐曲,这些乐曲均来自不同文化和不同种族,其中还包括很多东西古典音乐曲目,内中播放时间最长的是由管平湖先生演奏的中国古琴乐“流水”,时长达7分37秒。

寻找外星人,人类是不是在自找麻烦?

穷其一生寻找外星文明的美国天文学家吉尔·塔特认为,向外太空发送信息的“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注:发射于1977年8月)就像漂流瓶,如果真的想让地外文明收到信息,至少要发十亿个漂流瓶,而且发送过程要持续进行。

所以,总体来说,人类向宇宙的呼喊,不过是搜寻地外文明的尝试之一。相反我们接收到他们信号的可能性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

前面说了,最早开始“监听”宇宙的是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弗兰克·德雷克。1960年4月到7月,他启动了奥兹玛计划,这是人类对邻近太阳系的第一次微波搜索。

这个计划得名于童话中的奥兹国,那是“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居住着一些奇异的生灵”。然而,发起这个项目的德雷克未能如愿听到奥兹国居民的呼叫。不过,奥兹玛计划却最终催生了全球数十个搜寻地外文明的计划。

1995年,由加利福尼亚州“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研究所发起的“凤凰计划”,另辟蹊径一—不是进行全天域搜索,而是有选择地细查距离地球200光年以内的约1000颗类日恒星,探测它们周围是否存在文明信号。

不过,这些计划都是科学家们在进行众多观测任务时挤出时间来开展的。实际上,在最初搜寻地外文明的三四十年间,天文望远镜被分配到与外星人联络的时间少得可怜。比如,从1998年9月到2004年3月这段时期,“凤凰计划”在阿雷西沃天文台利用天文望远镜搜寻地外文明的时间只占其全部观测时间的5%。

所以,当第一组完全以搜索地外文明为目的的科学仪器——艾伦望远镜阵列被提上议程的时候,对于那些坚信外星人存在的人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激动人心了。这个望远镜阵列拥有42个小天线,可以分散开来,冲着不同方向侦听信号,同时监测多个星系,收听数千万个频道的电波。这大大提高了搜寻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侦测到来自银河系以外的13个新的快速射电暴之前,早就有更劲爆的事情发生。

1977年,天文学家使用巨耳射电望远镜收到了一个持续72秒的无线电信号“WOW”,不过这个信号再未出现过,从此成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