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郭臺銘隨後又向岳父借款70萬元新臺幣,將公司更名爲“鴻海工業有限公司”,該公司租廠房、找訂單、買原料、管生產,皆由郭臺銘一手包辦。此前6月1日,深圳富士康員工動員大會上,郭臺銘獎勵一名爲富士康工作了30年的女員工價值100萬元的工業富聯股票,並稱再過30年股票可能會翻30倍。

從“塑料小哥”到“代工之王”,身家77億美元成臺灣首富;接班人存疑,“退休”將再度延後。

作者丨朱玥怡 梁辰 陳維城

編輯丨嶽彩周

郭臺銘做出了選擇。

據《人民日報》報道,4月17日下午,郭臺銘宣佈參選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

出生於1950年的郭臺銘今年69歲,他的社交媒體狀態還停留在前一天,他寫下一長段文字,記錄自己關於選舉的想法,文末寫到:“聰者-稍安勿躁覓樑棟。智者-三思謀定而後動。明者-和平運轉帶解凍。我現在正在思考我應該做聰者、還是智者、還是明者。

不知這次,郭臺銘對自己的評價,是聰者、智者、明者中的哪一類。

有人說,哪裏有肉,哪裏就有猛獸,哪裏有花,哪裏就有蜜蜂,哪裏有機會,哪裏就有郭臺銘。

而如今郭臺銘宣佈參選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是在謀求華麗轉身,還是看到了新的機會?

此前,媒體一度傳出“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將辭去董事長”。而富士康已於當天闢謠。當時就有郭臺銘會不會參選的猜測。

從“塑料小哥”到“代工之王”:身家77億美元成臺灣首富,每一個年代的爆點基本上都切入了

郭臺銘是臺灣首富,也成爲本次參選候選人中最富有的一位。

福布斯2019全球富豪榜(截至4月17日20:00)數據顯示,鴻海精密創始人郭臺銘身家高達77億美元,位列世界213位,同時爲中國臺灣地區企業家的首位。

提及郭臺銘,給蘋果公司等代工的富士康是與其伴隨的標籤之一,而其在港澳臺等地區佈局的公司遠不止富士康,中國臺灣的鴻海集團是郭臺銘最主要的資產,除此之外,郭臺銘還在香港和國內擁有多家上市公司。受其參選的消息提振,截至17日收盤,富智康集團大漲28.18%,鴻騰精密科技漲9.95%,工業富聯漲停,雲智匯科技上漲9.30%,訊智海漲幅接近17%,其身價較前一日上漲近10億美元。

在成爲代工大王之前,一切似乎源於偶發,祖籍山西的郭臺銘頗有晉商的闖勁兒。

1974年2月,24歲的郭臺銘拿着母親郭初永標會(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民間信用融資行爲)得來的20萬元新臺幣的一半,和朋友合資成立了註冊資本爲30萬元新臺幣的“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

23歲靠着借來的幾千塊創業時,郭臺銘白天跟白班幹,晚上跟夜班幹,夜班散場還要連軸轉,實在撐不住,才把電話簿當枕頭,睡不了多久,大清早就又爬起來接着幹。

他在回顧自己的創業史時說,“現在好像有句話,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如果我的孩子面對工作存這種心態,我隔天就打斷他的腿”。

第二年,因無法量產和穩定交貨,其他成員決定拆夥,逐一退出。郭臺銘隨後又向岳父借款70萬元新臺幣,將公司更名爲“鴻海工業有限公司”,該公司租廠房、找訂單、買原料、管生產,皆由郭臺銘一手包辦。最初生產塑料成品加工。1976年,鴻海註冊資本擴增至50萬元新臺幣,開始從事“電視機高壓陽極帽組件”的加工製造。

據公開資料,賺得第一桶金後的郭臺銘也面臨着一些誘惑。當時有土地掮客找到郭臺銘,讓其投機一塊土地。當時正值原物料短缺,不少商人都在囤積居奇,準備賺快錢。面對誘惑,經過兩週的考慮,郭臺銘選擇購買設備,成立模具廠。而模具廠蓋好不到半年,當初那塊土地的價格已翻了三倍。不過,郭臺銘認爲,自己是以一個工業經營者的心態做出的決定,看得比較長遠,想把公司基礎打好。他知道,生產的模具好不好,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質量。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臺灣經濟飛速發展,不少人做起了炒房炒地的生意,已擁有百萬資本的郭臺銘在捫心自問後,選擇了從事長久的工業。1982年,鴻海正式更名爲“鴻海精密工業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增至1600萬元新臺幣,決定從“製造導向”轉向“市場導向”。

1983年,看準了全球個人電腦時代開市後,郭臺銘依靠其掌握的成熟模具技術,以連接器、機殼等產品爲中心,開始打造“連接器王國”,進入計算機產業,公司註冊資本擴增至4800萬元新臺幣。

1985年,郭臺銘在美國設立分公司,並創立FOXCONN(富士康)自有品牌。他隻身前往美國爭取電信客戶訂單。日後回憶時,郭臺銘記得當時一天只喫一頓飯,兩個漢堡連喫三天也會是常有的事。在這之後,鴻海精密又被稱爲富士康科技集團,開始承接臺灣地區以外的代工訂單。1988年,郭臺銘考察深圳投資環境,並在寶安區建立了其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個生產基地。

決定進入IT終端代工後一年,也就是1991年,鴻海精密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五年後,公司營業額破百億元新臺幣。1999年,郭臺銘一口氣收購了華升、廣宇等企業,進行逆向整合,鴻海精密由地區性大廠發展成爲一個龐大的世界級集團。

1998年,現任蘋果CEO的庫克開始擔任運營主管,而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整頓蘋果的製造和銷售網絡。由於當時成本難以控制,生產週期也不理想,庫克考慮代工。2000年,鴻海接手生產iMac,而當時鋁材質的供應鏈在中國,蘋果便將目標鎖向了中國和富士康。iPod mini等產品隨後也爲富士康生產。這一年,鴻海精密市值突破1千億元新臺幣。

2000年後一段時間,互聯網泡沫破裂,富士康此時呈現了兩種動物的特質:一方面,在商場上以“快、狠、準”佈局,顯露狐狸的智慧;另一方面,富士康早已是橫跨3C(計算機、通信、消費電子)的跨國巨頭,充滿虎的威力。2005年,富士康首次擠入《財富》全球500強,位居371位。鴻海精密總市值突破1兆元新臺幣,郭臺銘被業界譽爲“成吉思汗”。

期間,富士康並沒有停下投資的腳步。2002年,富士康投資創立羣創光電公司,進入液晶顯示面板製造領域;2003年,收購芬蘭公司擴大手機機殼生產;2005年,打包手機生產的富智康集團在港交所上市;2006年,收購數碼相機代工廠普利爾科技;2009年,收購奇美光電,與羣創合併後,成爲全球第三大液晶面板供貨商。

“主要是因爲富士康在每一個年代的爆點基本上都切入了,雲計算、通訊設備、智能終端,一直到最近我們做工業互聯網。而工業互聯網會引爆到人工智能,也會牽涉到大數據。”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董事長陳永正解釋“富士康”的成功時說,“基本上每個爆點上,富士康集團能夠很迅速的切入這個爆點,我覺得這是我們在智能製造產業發展上面所倚靠的,就是在過去這些年,我們能夠不斷的累積新的領域、新的關鍵技術,富士康集團因此實現50倍的成長。

踏準鼓點的郭臺銘曾言,臺灣的產業結構需要調整,臺灣產業必須快速升級。

遭“血汗工廠”質疑,郭臺銘努力去掉富士康血汗工廠標籤

2010年左右,N連跳自殺事件引發社會關注。血汗工廠的質疑背後,富士康的訂單從2010年開始劇增,工人數更是從75萬增長到了90萬。與此同時,富士康將工廠北遷,從深圳拓展到河南、天津等地。

作爲全球最大電子代工企業,雖然富士康“十三連跳”已經成爲過去,不過郭臺銘似乎仍在爲改變富士康“血汗工廠”的標籤不懈努力。

2018年6月,在富士康三十週年慶典上,創始人郭臺銘花了大量的時間站在普通員工代表中間。

慶典當天,除了深圳主會場外,富士康還搭建了與貴安、鄭州、廊坊、武漢、太原等地的多條視頻電話連線。郭臺銘先是面對視頻連線的員工揮手打招呼,隨後發表了一個演講。

在這個演講中,郭臺銘花了不少時間講述了與富士康員工福利有關的小故事。關於“三十而立”的富士康如何轉型的工業互聯網話題,只佔了他演講的一小部分內容。

“富士康爲廣大農民工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2008年12月,我親自給員工端菜”,郭臺銘表示,“1997年我們給員工在深圳舉辦集體婚禮,我們對員工不但提供工作機會,喫喝拉撒睡,還要包辦他所有的東西,包括婚姻,我們真正迴歸到人民公社時期。

不僅僅是員工,對於富士康下一代(富二代),郭臺銘稱,2006年(富士康員工)每天早上喫一個雞蛋,生出“富二代”,早期爲他們打下健康的DNA,現在已經有了“富三代”。

對於員工福利,郭臺銘特別講了一個把深圳雞腿買空的小故事。“爲了喫雞腿,我買了一個大冰箱,同仁問你爲什麼要買冰箱?我說我必須禮拜一買到禮拜五,禮拜六纔可以一人分一隻雞腿,我們把深圳和崑山的雞腿都買了還不夠,還要買來冰着。”郭臺銘說。

關於業界關注的富士康A股上市,郭臺銘表示,大陸員工很難拿到臺股股票。工業富聯上市後,會馬上推出員工持股激勵計劃。此前6月1日,深圳富士康員工動員大會上,郭臺銘獎勵一名爲富士康工作了30年的女員工價值100萬元的工業富聯股票,並稱再過30年股票可能會翻30倍。

偶像是成吉思汗,終成全球代工之王

郭臺銘的偶像是成吉思汗。其還曾專門趕到內蒙古探訪成吉思汗後人瞭解“一代天驕”的戰鬥奧祕,成吉思汗的後人回答:太陽往哪裏下山就往哪裏打。

在此後管理富士康時,郭臺銘總結了成吉思汗的成功祕籍:方向、時機和程度都要靠速度完成。經濟趨勢和國家政策可視爲“順着太陽落下”,邊建廠邊出貨如同“馬背上行軍”。或許也正因這樣,郭臺銘才能迅速崛起爲“全球代工之王”。這也是爲什麼外界總認爲“郭臺銘善變”,一位接近郭臺銘的業內人士說,郭臺銘在臺灣的業界曾被稱作是“郭三條”,因爲無論做什麼事情他總要列出三條或三個原則,如策略就是“方向、時機和程度”。

郭臺銘善言。在他的公開講話中,總給人留下口若懸河的印象。喜歡用各種各樣的動物比喻,來形容當前的商業局勢。

他曾用“神仙、老虎、狗”來比喻做生意,接到生意的時候,就像個神仙;交不出貨來的時候,被人家罵得像狗一樣;到外面去跟競爭對手打的時候,就像只老虎。

據公開資料,郭臺銘曾言,打專利官司,是高科技公司的象徵;而鴻海也在挨告中茁壯成長。

2019年3月12日消息,微軟在美國狀告富士康母公司鴻海侵權,郭臺銘高調反擊。郭臺銘指出,微軟此舉的“陰謀”是敲山震虎以詐取不當的專利保護費。“我保證,鴻海不會因此有一分的損失。客戶會更加信任我們,我們會保護客戶的權利。

接班人存疑,“退休”將再度延後

即使英雄如成吉思汗亦會垂老。而郭臺銘已年近古稀,接班成爲無法迴避的問題。郭臺銘強勢的領導風格和個人色彩,亦讓人們對富士康未來的接班人充滿了好奇。

早在2014年,郭臺銘曾宣佈過即將退休,但他明確表示,長子郭守正和侄子、侄女“絕對不會接事業”,“這些年輕人都有共通的毛病”。

去年7月接受鳳凰衛視專訪時,郭臺銘就接班人給出了一些提示:“接班人肯定不是跟我創業的這羣人,年齡太近,我一定要年齡跟我差20歲的。”他表示,被他罵得越兇的越可能是接班人。

就在幾天前,外媒報道稱郭臺銘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辭職。富士康於4月15日回覆稱,郭臺銘退休爲不實消息,郭臺銘只是說希望退居二線,讓年輕人去管理日常事務,而自己將專注於戰略方向。

而隨着郭臺銘宣佈參選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可以確定的是,郭臺銘的“退休”將再度延後。

版權聲明

本文由獨角鯨科技原創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