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風雨羅漢嶺

廖金璋

羅漢嶺原來不叫羅漢嶺,它是臥龍山西麓的一座小山,原叫西嶺。山上青松成林,勁風吹拂,松濤陣陣,猶如萬馬奔騰,古人譽爲“松風走萬壑”,故名“西嶺松濤”,被列爲長汀十二名勝之一。據載,西嶺在唐代建有羅漢寺一座,隱於山澗古樟松林深處,寺裏塑有五百羅漢,曾有“蒼松夾徑二十丈,碧殿藏神五百尊”的描述。有了羅漢寺,人們就把“西嶺”改叫成“羅漢嶺”了。

從前,羅漢嶺還有一座“蛇王宮”,正殿塑有蛇王菩薩,雙眼圓睜,面色銅青,舉手執鐧,盤坐於石巖之上。巖下有洞,竄出一條蟒蛇,張口吐舌,兩邊是護衛神披髮跣足,手握石刀石斧。人們把蛇王菩薩看作正直無私的象徵,遇上是非難判的事就來到蛇王宮,請蛇王菩薩斷決。

明代長汀縣城的蛇王宮蛇王神像(來源網絡)

據傳,羅漢嶺下原有一口塘,叫“頓腳塘”。清兵入閩時,唐王聿健逃奔汀州,不幸遇難;從臣傅冠被俘,押解至羅漢嶺下,傅冠仰天長嘆曰:“有負君國重恩,縱死也永慚九泉之下。”言罷頓足就義,但令人驚異的是,烈士鮮血噴湧而出,久久不幹;當天深夜風雨大作,烈士頓足處地陷十餘丈,積水爲山塘,故得名“頓腳塘”。

歲月悠悠,羅漢嶺歷經滄桑,迎來了中國工農紅軍,1929年3月,紅四軍首次入閩,解放了長汀。193210月,毛澤東又隨帶一個警衛班來到長汀,起初就住在羅漢嶺的羅漢寺裏,在此毛澤東一面養病,一面深入基層作社會調查,他每天早上或傍晚都到附近農民家裏,與農民談心拉家常,瞭解生產和收成情況,徵求農民對地方蘇維埃政府的意見和要求。當他看到農民挑地瓜回家,爬坡時累得氣喘吁吁,便滿懷憐惜地對大家說:“將來我們要開大道,通手推車;還要開公路通汽車,到那時候就不用肩膀挑了。”在毛澤東的描繪下,大家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後來在傅連暲醫生的勸道下,毛澤東轉到福音醫院休養,但是他仍然堅持半天休息,半天下基層調查。

紅軍長征後,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瞿秋白不幸在濯田水口被俘。1935年6月18日,汀全城戒嚴,大街上五步一崗,十步一哨,氣氛異常森嚴。大約10點鐘,瞿秋白被敵人押赴刑場,往西外街羅漢嶺走來。然而他毫無畏懼,視死如歸,一路用俄語高唱《國際歌》,還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中國革命勝利萬歲!”

來到刑場羅漢嶺,瞿秋白站在一片綠茵茵的草坪上,環顧了一下四周,他知道,這裏就是他人生最後的歸宿地了,於是盤坐在地上,對着慢慢舉着槍托的劊子手笑道:“此地正好”在劊子手的槍聲中,瞿秋白的生命劃上了句號,時年36歲。但是,他的靈魂在赤子般的坦蕩中與羅漢嶺融爲一體,他的精神猶如羅漢嶺上的青松萬古長青!

一千多年來,羅漢嶺經歷了不知多少風風雨雨,羅漢寺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徒留下羅漢嶺之名。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於羅漢嶺建了一座瞿秋白烈士紀念碑,碑身巍然聳立,直指蒼穹,十分雄偉。2006年,又在紀念碑的西側建瞿秋白烈士紀念館,陳列烈士偉大的生平事蹟。2005年10月,羅漢嶺下又新建了楊成武將軍廣場,與瞿秋白烈士紀念碑毗連。從此,羅漢嶺下又多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楊成武將軍的銅像高聳雄偉,熠熠生輝,透着將軍的英俊和威武,十分壯觀。銅像東側是楊成武將軍事蹟陳列館,閃耀着將軍戎馬倥傯的光輝人生。

如今,毛澤東當年對羅漢嶺羣衆說的話早已實現,羅漢嶺下的西外大街是一條平坦的柏油大道,流光溢彩,汽車如流,兩邊高樓林立,欣欣向榮,呈現的是一幅百業興旺、百舸爭流的壯麗景象。羅漢嶺又成了青少年革命教育基地,青少年學生一批一批地來了,各地遊客也一撥一撥地來了,人們在這裏瞻仰,緬懷,觀光。每當夜幕降臨,則燈火輝煌,歌聲飛揚,廣場又成了舞池,在音樂的陪伴下人們翩翩起舞,樂在其中。

當然,羅漢嶺的變化只是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我想,烈士的在天之靈一定會爲這種社會發展感到無比高興,因爲烈士的鮮血沒有白流;將軍也會默默地跟大家一同分享快樂。

(發表於《福建日報》“武夷山下”副刊2019年4月7日)

【作者介紹】廖金璋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已發表小說、散文、隨筆等各類文學作品100多萬字。

圖:紫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