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为什么不欢迎医保病人?

医院为什么不欢迎医保病人?

医院为什么不欢迎医保病人?


看了上面的朋友圈,是不是觉得医保报销和我们平时想的不太一样?大家想象中的医保报销,是我们拿着医保去住院看病,医保报销多少,医保局就给医院结算多少,病人、医院和医保局谁也不欠谁。但到了现实中,怎么医生给医保病人看病就要扣工资,医院就变成亏钱了呢?


想知道这些,我们应该先看看我国的医保到底是什么?国家医疗保险简单的说,就是大家平时每人凑的钱,加上国家的一部分贴补建立起来的一个小金库,到了有人生病的时候,就从小金库里拨一部分钱给他看病。


医院为什么不欢迎医保病人?


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险制度,是个人和单位每个月强制缴纳一定数额的医保费用,一部分存入个人账户,一部分纳入医保统筹基金,看病按比例报销,这种职工、居民和农村医保覆盖了超过90%的国民。


但慢慢地,大家发现想要覆盖国民高质高量的医疗水平,对医保基金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医院为什么不欢迎医保病人?


这其实是由好多因素促成的,一方面是以前几乎不交医保费的老一辈看病还是按照现在的比例报销,交钱的人少,花钱的人多,这就造成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医院为什么不欢迎医保病人?


另一方面,由于医保都是按比例全报,医院不会有亏损,所以医生在治病时只会考虑选择高质量地治病,不会考虑费用的问题,因此医疗费用不断攀升。而且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也出现了过度医疗的情况,几十块钱可以治好的病,非要吃几百几千块的药;查血项就能看的普通感冒,非要做胸透,拍片子做检查,有相当一部分人应该都经历过当年乱检查、乱收费的恐惧。


眼见着医保基金花销越来越大,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保局开始想办法控制医疗费用了。于是对医院说:“今年我给你报销的医保定额就是这么多了,你自己看着办,超出的钱你们自己想办法!”


医院为什么不欢迎医保病人?


这就是我国目前实行的总额预付制度,这种支付方式会以前期医院总支出为依据,在剔除不合理支出后按年度拨付给医院一定数额的医保使用额度,超过这个额度的费用,就需要医院自己负担,这听上去似乎很合理!


但到了实际执行中,就又出现问题了,就拿其中的“单病种付费制”来说,单病种付费就是针对每个病种,医保提前规定好报销的钱数,但不考虑实际的治疗情况。比如病人得了疾病A,这类疾病按照医保规定可以报销5000元。如果病情比较轻,治愈只花了3000块,那么医院就赚了5000-3000=2000元。但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甚至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并发症B,看完病一共花了8000。不好意思,医保还是只给医院结算5000,多花费的3000块则需要由你们医院自己承担了。


医院为什么不欢迎医保病人?


由于医院将医保额度按比例划拨给各个科室,所以这些多余的报销费用就要由科室自己承担了。而科室又针对每个医生制订考核指标,那么超出医保额度的部分从哪里来?当然是医生护士的奖金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医生会说自己是在“花钱给人看病”。


医院为什么不欢迎医保病人?


医保政策的初衷是控制医疗过度消耗、合理使用医疗资源,若按项目付费,患者做多少检查吃多少药,医保都按比例报销,就可能走向过度诊疗,出现大处方或大检查,造成巨大浪费。若用总额来控制,医生诊疗时就必须考虑价格因素,会在治疗时束手束脚,虽然过度诊疗得以缓解,但又会出现消极诊疗等新问题。似乎不管怎么选择,总会有弊端。


所以近几年,医保正在探索新的付费方式,比如综合了患者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症、手术、合并症与并发症等情况的DRGs支付方式,现在已经开始在一些地方开始试点了。不过医保制度的改善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说回我们自身,小她经常提醒大家,在医保之外还应该为自己补充配置商业医疗险,这是因为作为医保的补充,医疗险的保障范围可以覆盖医保外的费用,这样即使因为医保超额需要自费看病,也可以获得60%或者80%的赔付,避免长期重病对家庭经济造成的冲击,这才是医疗险的价值所在啊。


参考文献:

[1]《15天转一次院苦不堪言 盼有医院长期收治弟弟》——金羊网

[2]《医院对医保病人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样的?》——知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