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船到達現場只能乾瞪眼!護衛艦撈上來或只能賣廢鐵


挪威的南森級護衛艦“海爾格·英斯塔”號被撞基本上已經人人皆知了,其創造了兩個世界第一,北約成立以來首個下達全員棄艦命令的護衛艦;世界上首艘沉沒的宙斯盾戰艦。該級護衛艦是挪威最新銳的主力艦,一共只建造了五艘,雖然在撞船的第一時間艦長下令衝灘擱淺避免沉沒,但是由於該艦在桅杆部分裝備了大型的相控陣雷達,儘管經過數天的搶救,最終還是因重心較高,徹底傾覆。

目前,挪威方面已經僱傭了比利時“蘭姆比茲”號打撈船趕往事發現場。不過蘭姆比茲號打撈船排水量僅有7500餘噸,最大起重量僅有1100餘噸,無法完成打撈任務,必須等待另一條起重能力4000餘噸的“格列拂”號打撈船趕往現場後才能執行打撈作業。由於靠近海岸,所以海爾格.英斯塔號並沒有完全沉沒,但也僅僅只露出了頂端的部分雷達。

起重船到達現場只能乾瞪眼!護衛艦撈上來或只能賣廢鐵


不管怎麼樣,海爾格.英斯塔號最終的結局基本已經確定了,那就是報廢,已經完全失去了修理價值。並不是說修不好,俗話說得好,沒有修不好的船,只有修不好的錢包。一條完全侵入水中的戰艦修理的費用要遠遠超過新造一條船,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部分。

首先就是動力系統,雖然說動力系統是幾大系統中,除了船殼外最不值錢的東西,但是修理起來卻是最麻煩的。挪威的南森級護衛艦動力系統並不複雜,一臺美國的LM-2500燃氣輪機,兩臺12缸的柴油動力機組,另外還有四臺12缸柴油發電機組。燃氣輪機是個嬌氣的東西,碰到海水侵蝕,這個肯定報廢了,至於柴油機組,想要修必須對船體進行切割,得東大手術。問題是當初南森級在設計的時候是強調抗損能力的,發電機組和動力機組分散佈置的。光是修動力系統,和發電機組就要將船拆個七零八落,更何況受到海水的侵蝕,即便修好了可靠性也是個問題。

起重船到達現場只能乾瞪眼!護衛艦撈上來或只能賣廢鐵


其次就是艦上的電子設備了,電子設備是最昂貴的部分,也是最嬌氣的部分。南森級護衛艦總造價只有5億美金,其中一大半的價格都花在了雷達和其相關的作戰指揮中心上了。這部分如今被海水侵蝕,想修都沒辦法修,光換一套雷達系統產生的費用就基本趕上新造一條船的金額了。除了雷達外,主炮、導彈發射系統等等,這些全部都要換,有必要提一點,當初的南森級是連續建造五艘,刻意控制成本造價才壓縮到了5億美金,而如今如果要修復海爾格.英斯塔號單套採購成本的話價格肯定要遠遠超過以前。

除此之外,如果想要完全修復的話,光定損可能就需要一年多的時間。雖然南森級排水量僅僅只有5000餘噸,但是其畢竟是一艘先進的主力艦,整條船非常複雜,各類電纜電氣接口都要逐一排查。其次就是大修,沒有個兩三年別指望能修好。綜合下來看想要修好這條船預計要花費當初兩倍的造價,約10億美金,所以挪威很有可能會放棄這條船,具體要看挪威軍方的選擇了。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