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讲了关于越位的基础概念,这一期要讲两种越位的特殊情况:

越位缓吹

规则原文:如果进攻球员早于球进入攻区但是没有碰球,场内裁判举手示意越位缓判。

如示意图,红队从左向右攻,红队2号将球打入攻区,但5号球员先于球进入攻区,红队5号没有碰球,形成了越位缓吹,裁判举手示意,不吹停比赛。

这两种越位,你懂他们的区别吗

这里我们来看裁判员越位缓吹的手势,如图所示,边线裁判员(大臂上没有红色标识)高举没有拿哨的手,并且喊出“Offside(越位)”提示红队队员。

这两种越位,你懂他们的区别吗

当形成越位缓吹之后,规则中是怎么叙述该如何解除越位缓吹呢?

规则原文:如果守队控制球,攻队球员没有去抢球或迫使带球者深入端区,而是撤出攻区,攻队球员至少一只冰刀接触到蓝线才算撤出攻区,比赛继续。进攻球员必须完全清出攻区,或者守队必须将球移动出自己的蓝线,边线裁判员可以解除越位缓判。

这两种越位,你懂他们的区别吗

如示意图,蓝队2号球员在守区拿球,由于之前红队5号先于球进入攻区,形成越位缓吹。

这两种越位,你懂他们的区别吗

现在有两种方式解除越位缓吹

1.蓝队2号将球打出了自己守区

2.红队5号按照图中示意的路线一只冰刀接触到蓝线,如果不止一名红队球员在越位缓吹期间在攻区内,必须所有红队球员都清出攻区。

当边线裁判员解除越位缓判时,会放下高举的手,高喊一声“No”。

有意越位

了解了越位缓吹后,还有一种情况叫做有意越位,规则里是怎么描述有意越位的呢?

首先不同于其他越位情况,只要发生有意越位后,将在有意越位的队伍守区争球,这个是某种程度上的惩罚。

规则列出了几种情况会被判定有意越位:

1.越位缓判过程中,球被攻队射向球门或在球门附近,迫使守门员救挡;

2.在越位缓判期间,攻队通过打球或试图身体冲撞拥有球权的防守球员去接触球或试图获得球权;

3.攻队在越位缓判中造成的进球(例如:射入攻区的球进入球门),这种情况下进球无效;

4.攻队没有尽力清区解除越位。

我们通过示意图来分别讲解一下几种情况,

情况❶和❸:蓝队2号球员将球打出攻区解围,红队2号球员在中区得球,如果此时红队2号球员向攻区内射球,当球通过蓝线时,红队5号还在攻区内,形成越位缓吹,如果球射向球门或在球门附近,迫使守门员救挡,吹罚有意越位。如果2号的射球进入球门,吹罚有意越位,进球无效。

这两种越位,你懂他们的区别吗

情况❷和❹:红队2号球员将球打入攻区,当球通过蓝线时,红队5号在攻区内,形成越位缓吹,当边线裁判员做出越位缓吹手势并高喊“Offside(越位)”。蓝队2号拿球,如果红队5号滑向蓝队2号试图抢球,或者如图中黄色箭头没有尽力向攻区外滑,吹罚有意越位。

这两种越位,你懂他们的区别吗

通过学习越位缓吹和有意越位的规则,我们希望孩子能够掌握规则,并能理解并使用NHL比赛中一种常见的处理球的方式。

如图,蓝队2号在底板区域拿球将球打出自己守区解围。

这两种越位,你懂他们的区别吗

红队2号后卫在中区得球,此时蓝队5号前锋虎视眈眈,上前拼抢,如果红队2号失误,将形成1打0,而由于队友都在攻区,此时不能传球给自己队友。此时,红队2号后卫,可以按示意图将球打入攻区,形成越位缓吹(避免射向球门,造成有意越位),同时红队的其他队员一起清区,这样既不越位也可以把球留在对方的守区,解除红队2号的危机。

这两种越位,你懂他们的区别吗

在北京时间2019年12月12日的NHL常规赛华盛顿首都人队主场迎战波士顿棕熊的比赛中,第一局比赛还剩16:11时,右侧底角的首都人后卫33号拉德克-古达斯(Radko Gudas)将球传给另一名后卫6号米哈尔-肯普尼(Michal Kempny),肯普尼找到空档将球打出守区,棕熊队25号布兰登-卡洛(Brandon Carlo)在中区得球,此时棕熊队在攻区还有两名前锋,25号卡洛冷静的晃过防守,将球打入攻区,形成越位缓吹,两名棕熊队的前锋迅速清区,然后全队再次进入攻区,将球压制在首都人队的守区。

这两种越位,你懂他们的区别吗
这两种越位,你懂他们的区别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