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我看了这套纪录片中孙周勇先生(石峁考古方)对石峁先民是游牧民族的肯定回答后,考虑到何驽先生(陶寺考古方)对陶寺晚期的羊毛与羊奶养殖业属于欧亚草原族群生业认识的一致性,黄帝是F1626可能性进一步提高。在石峁遗址发现以前,史学界一度认为红山文化是黄帝部族的遗存。

上个月中旬,央视4套《国宝·发现》栏目播出了石峁之谜的五集纪录片,其中有不少关于石峁考古的最新进展。石峁遗址的始建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左右,而废弃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使用了大约500年。2019年4月,石峁遗址进入了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套关于石峁遗址的最新纪录片中,第三集的《生生不息》和第四集的《太古初音》有一些重要信息值得关注。在此,我稍作一点解读:

《生生不息》

石峁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以绵羊为主,其次是山羊,再次是牛,猪的骨骼比较少。牛羊与牧业有关,猪与农业有关,这说明石峁的牧业比农业发达。“而这一地区仰韶晚期主要的经济生业是狩猎,根本不是养羊。到石峁时期却突然出现了新的生业系统,家畜的饲养和文化的发展有何关系?石峁如超新星般地在4300年前突然地兴起,是否和生业经济的转变有直接的关系呢?”这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石峁文化可能并非仰韶文化的延续和继承。石峁遗址牧业为主的生业经济也呼应了蓝海论坛给M120板块的定性——“西北地区畜牧/游牧及亲属人群融入华夏族并成为华夏族-汉族始祖成分的过程的相关话题”。

石峁遗址往西大约10公里便是毛乌素沙地,在远古时候,毛乌素沙地并不是沙地,而是一片水草非常丰美的草原。石峁遗址往东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核心区域。石峁遗址恰恰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的交界地带,此地正是农耕区和牧业区的衔接之处。这种特定的生态环境造就了石峁遗址独特的文化和经济特点,并使之成为了东西文化和南北文化相互交流的一个枢纽。

《太古初音》

石峁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口簧琴。石峁发现的簧解决了汉唐以来的一个争议:簧到底是一种独立的乐器还是笙里头的簧片。簧的最早发现地集中在欧亚草原廊道沿线,这种古老的乐器可能起源于亚洲,尤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口簧持续向四周扩散,在进入匈奴文化区域后,向欧亚草原东部扩散,同时向南进入中原地区。

最值得关注的是,孙周勇院长和主持人在石峁城墙下谈口簧的发现时,主持人的一个突然发问。可以直接拉到7分56秒,主持人问:“那这样说是不是能够代表着石峁先民是从游牧民族而来的?”孙周勇答:“这个是比较大的一个问题,最终的结论我可以说是肯定的。”说明石峁考古一线的孙周勇先生和邵晶先生他们都已经知道石峁先民是游牧民族了。按照晋卿魏绛“戎狄荐居”的描述,汉族早期先民中恐怕只有戎狄族系与游牧民族有关。蓝海论坛不妨对M120标注上第一次定性就有的“戎狄”二字,我对这两个字一点都不反感,反倒甚是喜欢!

郭沫若、徐旭生、唐善纯、周及徐、易华、刘毓庆等诸位先生都一致认为黄帝出自北方游牧部落,田昌五和沈长云两位先生则主张黄帝是古戎狄的祖先。在石峁遗址发现以前,史学界一度认为红山文化是黄帝部族的遗存。这一论断的著名旗手是苏秉琦先生,郭沫若先生当年也倾向此说。然而,这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诞生的老掉牙观点了。当2012年石峁遗址石破天惊地开始发掘时,别说徐旭生先生已去世36年,郭沫若先生已去世34年,苏秉琦先生已去世15年,就是田昌五先生也已去世11年了。假使这些老先生还健在,苏秉琦先生我不敢保证,但我敢肯定,徐旭生、郭沫若、田昌五三位先生一定会将黄帝部族的遗存所指倒向石峁遗址。历史是陈旧的,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却是推陈出新的!

在此,我也表达一下对已故的田昌五先生的敬意。在红山文化黄帝论甚嚣尘上的环境下,先生仍坚持自己独立的学术观点,没有曲意附和,人云亦云。先生认为黄帝是古戎狄的宗神,考古学文化在当时还不能确指,现在看是何等英明的论断。先生的慧眼可谓拨云见日,为后来沈长云先生推断石峁古城是黄帝部族居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被认为是草原畜牧游牧文化的象征,一般认为,中国的家马自中亚传入。在石峁遗址发现家马遗骸之前,中国最早的家马遗骸发现于新疆,时间是4200年前。没错,黄帝出自游牧族群。可红山文化有游牧文化的影子吗?有家马、绵羊的骸骨吗?5000多年前,畜牧游牧文化是很难出现在红山文化所处的中国东北地区的,因为这不符合自西向东的畜牧游牧文化传播和家马传入的时空路线。

众所周知,华夏文明起源于中国西北地区,从来没有史籍记载起源于东北。黄帝陵位于陕北的黄陵县,而不是内蒙古赤峰或周边地区。姬水和姜水会在赤峰吗?我有点想哑然失笑了。为什么离红山文化不远的朝鲜半岛不说汉藏语系,而毗邻陕甘宁地区的青藏高原直至缅甸却都说汉藏语系?说红山文化是黄帝部族遗存,显然不符合华夏文明起源的地理框架。

红山文化太落后了,别说青铜器、文字,就是城市也没有。为什么国家拿良渚古城而不是牛河梁遗址去申遗?良渚文化不仅有更丰富更精美的玉器,而且有大型城垣、水利工程和水坝系统。说红山文化是黄帝部族遗存,到底是想贬低黄帝呢还是想贬低中华文明?

当大部分O系和C2南对戎狄和游牧民族唯恐避之不及时,我Q-F1626倒是欣然笑纳!当农民甲Oα以为自己当仁不让是如假包换的黄帝裔孙时,我很遗憾地告诉你们,你们的人文初祖正出自你们唯恐避之不及的塞北之地。农耕和黄帝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

我在别处将黄帝是F1626的推测可被验证的概率估算为八成。今日,我看了这套纪录片中孙周勇先生(石峁考古方)对石峁先民是游牧民族的肯定回答后,考虑到何驽先生(陶寺考古方)对陶寺晚期的羊毛与羊奶养殖业属于欧亚草原族群生业认识的一致性,黄帝是F1626可能性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将这一推测的确定性概率提高到八成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