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取得了十大預期七個兌現的佳績後,華爾街傳奇人物、黑石集團私人財富解決方案部門副主席拜倫 韋恩連續第35年公佈其最新年度“意外”清單,談及自己對全球經濟形勢和美聯儲政策、中東局勢、貿易談判、美國大選、英國退歐、股債走勢、以及熱門行業和公司等熱點問題可能出現意外狀況的看法。與普通投資者認爲此類事件發生幾率只有三分之一不同,拜倫認爲這些事件的發生幾率超過50%。

  辭舊迎新之際,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私人財富解決方案部門副主席拜倫 韋恩(Byron Wien)按照傳統發佈了其在華爾街備受關注的年度“意外”清單,這一次他是與黑石集團私人財富解決方案部門首席投資策略師喬 澤德(Joe Zidle)一道撰寫的這份榜單。

  自1986年首次發佈“意外”清單以來,這是現年86歲的拜倫第35次對來年可能發生的經濟、金融市場和政治意外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他去年的戰績斐然,十大預期中有七個都成真,譬如他成功預測到全球經濟疲軟促使美聯儲停止加息(美聯儲年內降息三次),標普500指數強勁上漲(他預期漲幅爲15%,與實際漲幅29%相差不遠)、以及中國股市上漲和美元持平。

  普通投資者認爲此類事件發生的幾率只有三分之一,但拜倫卻認爲這些事情是“有可能的”,發生幾率超過50%。以下是2020年度“十大意外”清單:

  1. 經濟形勢遜於普遍預期,但成功避免衰退。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可能降息至1%。如果沒有達成一個全面的貿易協議,美國總統特朗普將竭盡所能地刺激經濟增長,以防止經濟衰退。他會下調薪資稅,讓消費者手中能有更多錢。

  2. 經濟制裁帶來的痛苦讓伊朗膽子變得更大,它將利用美國在海外領導力削弱的機會,加大了對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的敵對行動。霍爾木茲海峽關閉,油價(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飆升至每桶70美元以上。

  3. 國家利益導致了科技割據。在5G和其他技術硬件方面擁有各自的標準對全球經濟的未來是個壞消息。

  4. 不平等和氣候變化成爲重要的選舉主題,但中間派的觀點成爲主流。衆議院向參議院提交了彈劾條款,但特朗普沒有被定罪,也不會被免職。彈劾過程中披露的信息多得足以促使特朗普的部分支持者、以及許多獨立人士在2020年各州選舉中轉而支持民主黨候選人。民主黨將在11月贏得參議院選舉。

  5. 在達成了一項可行的英國退歐協議後,英國成爲了脫離歐盟的贏家。英股上漲,英鎊反彈。由於前景明朗,外國直接投資恢復,英國從過渡期較長中受益,經濟增長率超過2%。歐盟經濟依然疲軟,除英國以外的歐洲市場表現遜於美國和亞洲。

  6. 儘管一些觀察人士認爲估值過高,但投資者熱情高漲推動美股標普500指數在2020年某時突破3500點。盈利只增長了5%,標普500指數市盈率依然很高,因爲貨幣政策寬鬆等。波動性增加,全年有幾次市場回調幅度超過5%。

  7. 債券泡沫開始破裂,但海外負利率仍在繼續。儘管美國經濟正在放緩,但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接近2.5%,收益率曲線也在變陡。日本和中國停止買入美國國債。供需狀況、而不是經濟基本面或通脹形勢推高了國債收益率。

  8. 大型科技公司面臨越來越多的政治審查和社會牴觸。市場領導者、某些“FAANG”股票的表現一度弱於大盤,而權重相同的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表現則好於大盤。

  9. 自動駕駛汽車的前景往後推遲。一系列實驗車輛事故導致一家大型製造商或科技公司發表聲明稱,他們將不再開發自動駕駛技術。

  10. 波音737 Max的問題得到解決,並開始交付。該機型使航空公司能夠更有效地運作並增加利潤,這些公司的股票成爲市場領導者。

  其他意外事件

  每年總有一些意外事件沒有進入韋恩的十大意外榜單,因爲我們要麼認爲它們不像清單上的事件那樣重要,要麼我們對這些可能發生的事件感到不滿。以下是2020年度意外清單:

  11. 民粹主義和內向思維繼續在全球蔓延,尤其是在新興市場。無政府狀態和不和諧蔓延到世界各地,造成金融市場動盪。投資者規避新興市場本幣債券,從而推高了利差。

  12. 在與特朗普再次會晤後,朝鮮同意暫停其核計劃,但不會放棄現有的核庫存。金正恩停止了射程可覆蓋美國本土的遠程導彈的研製工作。朝鮮仍然是一個威脅,但不是迫在眉睫的危險。

  13. 對印度經濟危機的擔憂有所緩解。新興市場的表現依然參差不齊,但印度已從增長放緩中復甦。莫迪政府繼續推行有利於企業的經濟改革,預計經濟將增長6%,市場將上漲20%。

  14. 儘管油價上漲,俄羅斯的經濟問題仍在加劇。結果,社會動盪開始蔓延。普京與其寡頭圈子的親密關係成了一個問題,他作爲世界領導人的影響力也在減弱。爲了在世界舞臺上保持自己的地位,他與中國走得更近了。

  15. 人工智能開始被視爲紙老虎。人工智能帶來就業末日的預言並未兌現,就像20年前千年蟲並未破壞美國經濟一樣。製造業已經自動化了,使用基於計算機的應用程序也很難消除服務業工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