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此,滴滴出行相關負責人周宏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滴滴將根據試運營城市的用戶反饋,持續優化產品,改進方案之後再決定下一步的業務推進計劃,在談及重啓順風車業務48天註冊的營運車輛數量時,周宏達表示,現在還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據閆先生介紹,現在的滴滴順風車業務市場,與被叫停之前相比差不多,有順風車需求的乘客很多,但是能夠成行的車主很少,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車主與乘客目的地不同,經常被迫繞路。

(原標題:滴滴順風車重啓48天背後:上線城市18個 平臺新規致部分車主不願接單)


本報記者 王麗新 見習記者 李正

時隔449天,滴滴順風車業務於2019年11月20日重新上線運營。據悉,截至2020年1月7日,滴滴順風車業務已經陸續在全國18個城市成功重啓,一直被認爲重啓希望渺茫的上海也赫然在列,同時,順風車將在早五點至晚八點之間提供服務,市內順風車裏程規定在50公里以內。

對此,滴滴出行相關負責人周宏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滴滴將根據試運營城市的用戶反饋,持續優化產品,改進方案之後再決定下一步的業務推進計劃,在談及重啓順風車業務48天註冊的營運車輛數量時,周宏達表示,現在還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

“對於之前廣受關注的安全性問題,在過去安全整改的一年裏,順風車團隊也做了很多工作,同時對業務方案也進行了更多的優化和改進。”周宏達說。


女性乘客居多

“我都不知道滴滴順風車重新啓動了,很久沒用了,一直在用嘀嗒約順風車。”一位北京的女性乘客李女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滴滴順風車沒有關閉之前自己經常用,後來因爲安全事故原因,再用順風車確實比較謹慎,遠程和晚上都不敢約。

李女士的擔憂不無道理,這是滴滴順風車之前關閉服務的重要原因,但此番重啓服務,在安全事項防範方面,滴滴做了一定的改進。

《證券日報》記者在滴滴App順風車業務的選擇頁面注意到,作爲乘客,乘車規則也較之前嚴苛許多,乘車人需要先進行人臉識別認證,然後進行乘車安全知識測試,才能完成註冊並申請預約順風車。

在完成了一系列準備工作之後,記者選定了搭車路線,起點與終點均在北京市三環路周邊,並不偏僻,雖然最終計算的乘車價格比乘坐出租車減少50%,但是在兩個小時的等待後,記者並沒有收到任何一位車主的順風車邀請,第一次搭車申請以失敗告終。

“更多的乘客與車主會傾向於選擇固定搭組,因爲上下班時間比較固定,如果有順風車的需求,比如自有車輛號牌限行,就會約固定的車主,可以說市場對順風車的需求量也很固定。”跑過順風車業務的北京市民閆先生表示,目前的順風車業務,乘客與車主交流很受侷限,只有在接單後,雙方纔能通過電話溝通,雖然這項措施可以防止雙方繞過平臺私下聯繫,避免了一些安全隱患,但是對於雙方的溝通效率影響很大,從而也影響了業務成交量。

同時,記者在採訪時瞭解到,搭乘順風車的人羣主要集中在“70後”“80後”“90後”這三個年齡段,且女性乘客佔比要高於男性。

新規致部分車主不願接單

據閆先生介紹,現在的滴滴順風車業務市場,與被叫停之前相比差不多,有順風車需求的乘客很多,但是能夠成行的車主很少,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車主與乘客目的地不同,經常被迫繞路;第二,很多乘客並不能按時抵達上車地點,經常需要車主等待,影響時間安排;第三,與前兩項相比,車主的盈利太少;第四,車主還需要補齊資料以及審覈等流程,很多車主認爲太過繁瑣,就放棄了順風車業務。

有業內人士稱,從車主的角度出發,滴滴是在提高車主的准入門檻。除了對常規的證件審覈之外,還新增了對車主證件的視頻動態審覈。更重要的變化是,滴滴順風車限制了車主常用接單地點的設置,只允許設置4個常用地點。

“只設置4個常用地點,實際上限制了車主的行車路線,其背後也有預防車主借順風車服務實際上做快車的‘生意’,讓順風車迴歸其本來應該實現的功能,即真正完成順風車搭乘的需求,而不是成爲車主依靠這個賺錢的出行方式。”一位啓用了順風車服務的女性車主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不過這也造成了一定障礙,比如說會出現繞路太多的乘客邀請我接單,爲了不浪費時間,我通常會選擇拒絕。”

對此,周宏達表示,儘管做好順風車業務是一件很難的事,在安全問題上滴滴也沒有一個100%無風險的產品方案,但滴滴仍然願意將順風車業務堅持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在滴滴下架順風車的400多天裏,順風車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嘀嗒出行加大了用戶基礎規模的滲透率。此前,阿里旗下的釘釘平臺推送消息稱,將與嘀嗒、哈囉聯合推出順風車業務。高德則於2019年6月份在武漢、廣東上線順風車,曹操出行也於2019年9月份開始試運營順風車。

有媒體報道稱,嘀嗒出行聯合創始人李金龍透露,2016年後,平臺順風車司機增長規模在明顯放緩。從2014年到2017年,順風車司機新增1200萬人,而2017年到2019年,順風車車主新增人數僅爲300萬。

此前,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表示,順風車是典型的共享經濟,國家是鼓勵的。“但是在順風車的發展過程當中,有一些企業借順風車之名開展非法網約車行爲,這突破了安全底線,我們要嚴厲打擊。”

“如此看來,順風車還是有市場的,這也是不管是平臺還是企業都願意進入這一領域佈局的原因。”有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春運將至,滴滴順風車重啓18個城市,也是爲了儘快搶佔市場份額,畢竟獲得更多用戶,是企業盈利的關鍵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