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验企业家意志力的一年

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 作者:赵向阳

岁末复盘,大家经常会把过去这一年总结为“最艰难的一年”。而对于“最艰难”的2019年,我察觉到一个此前从未有过的迹象:一些重要的、具有影响力的参与者正在撤离零售业,他们不再看好这个行业。

因此,如果要我用一个字来总结零售业的2019年,这个字就是“退”,撤退的退。

首先是资本退潮。客观来讲,对追求高回报的资本而言,传统零售业向来不是它们的菜。与一些互联网企业指数级的增长相比,零售企业投资重、回报慢、性价比低。只不过,新零售大旗的号召之下,一些资本将目光投向零售业,它们押注的赛道本质上是“用互联网手段改造零售业”——还是互联网的延伸。

资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给零售企业家的判断带来错觉。钱来得太快,让企业家对市场产生误判,钱走得太决绝,对企业家信心造成打击。正如呆萝卜一出事,让很多生鲜企业感到兔死狐悲——这是一种从资本层面传递出来的深深寒意。

其次是外资零售企业退出。2019年,家乐福和麦德龙相继卖给了中国买家,再加上此前出售给华润万家的Tesco,几大外资零售品牌硕果仅存的只有沃尔玛。一些民族主义者认为,这是本土零售企业崛起的信号,是一个好现象,但笔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

笔者认为,尽管外资零售企业有其反馈迟钝、船大难掉头的问题,但从企业治理、零售技术、消费研究,乃至对零售业的理解层面依然要高出本土零售企业不少。

五星电器创始人汪建国举了这么一个例子。当年百思买与五星电器谈并购的时候,百思买总裁建议汪建国聘请某英国调查公司做一个关于消费者的研究。汪建国自以为很了解中国消费者(实际上是他不愿意掏这几百万的咨询费),于是拒绝了百思买总裁的提议。在汪建国的观念里,购买家电的用户无非在意这几个因素:第一是价格、第二是服务、第三是质量。

后来百思买总裁自己掏钱进行了这项调查,其结果让汪建国感到意外:影响消费决策的第一因素并非价格,而是一线员工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任感。这个调查结果让汪建国在他二次创业的时候格外注重一线员工的培养与管理。

上述案例说明,外资零售企业自有一套科学的方法论,它们退出中国不能视为被本土零售企业所“打败”,而是一种战略转移。而这也是笔者所担心的,一些眼光长远、投资巨大的参与者都要离开这个市场,这说明什么问题?

而与资本跟外资零售企业退出相比,更要警惕的是中国零售企业家萌生退意。尽管大部分企业老板在公开场合表示2020年要如何如何,但在私底下,希望将企业卖个好价钱,从而套现离场的零售企业家不在少数。

2019年9月23日,安德利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学高拟向金通智汇转让12.84%的股份,同时放弃行使剩余股份表决权。在笔者看来,这是陈学高在为自己安排退路。

企业家萌生退意源自两方面因素。一是他的既有经验已经无法驱动企业继续向前。大多数中国零售企业创办于1995年-2000年之间,赶上了零售业的黄金时期,是踩在模式和市场的红利上发展起来的。现如今,市场红利已消失,经济下行压力大,在互联网冲击之下,零售企业家确实不知道如何继续让企业保持增长,陷入迷茫。

二是企业面临传承难题。中国企业缺乏成熟的经理人治理体系,将企业传承给子女是最好的选择。企业在接班过程中,子女要是成器,能够把企业接管起来固然是好,但如果子女不肖,担不起这个责任,还不如把企业卖掉。创业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更好一点吗?从个人角度,企业家选择买掉企业也是人之常情。

上述是2019年中国零售业的一个现状。事实上,不仅零售业,很多行业的2019年并不好过。一位媒体人评价互联网行业的2019年称,这是让人失望的一年。

那么,2020年情况会好起来吗?多数预测机构对此表示不乐观。麦肯锡明确表示,2020年并不会比2019年更好。

因此我们认为,2020年是考验零售企业家意志力的一年。传统的资金、模式、人才、市场等方方面面因素都无法让企业一下子变好,企业家全靠一口气撑着,这就是意志力。

联商网专栏作家孙裕隆呼吁大家,要做能够穿越周期的零售企业,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所谓“穿越周期”是指企业家既要能享受春风得意的高光时刻,也要能从容面对阴暗冰冷的行业寒冬。

在此,我们有两点提议。

首先,企业家应该从企业责任的高度重审自己角色和作为。正如新乐超市董事长李玲在儿子薛自军接班问题上的态度:作为我儿子,你没得选择。企业这么大规模,背后是数千名员工,你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这是一种责任。

其次,企业家要唤醒奋斗意识,做好吃苦的准备。朋友圈有一段关于吃苦的精确定义,是这么讲的:吃苦的本质,是长时间为了干一件事聚焦的能力。在做这件事的过程当中,放弃娱乐生活、放弃无效社交、放弃无意义的消费,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不被理解的孤独。它是一种自控能力、自制能力、坚持能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我相信,坚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战略,熬下去就会迎来胜利。用马云的话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

2020年,是极度考验企业家意志力的一年。全身而退,是一种智慧;激流勇进,是一种担当。【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