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調圖提速旅遊

2019年12月30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近年來,經過多次調圖,中國鐵路運行線路不斷優化,旅客出行便捷度越來越高。通過運行線路圖的不斷優化調整,鐵路更好地服務於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旅行生活需要。

春節假期將至,“流動的中國”又將上演。此次調圖後,鐵路旅遊熱度不斷攀升,爲即將到來的春節旅遊再添一把火,也讓中國旅遊有了“加速度”。

“公交化”成趨勢

2019年12月30日,新疆鐵路與全國同步實施新列車運行圖。據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介紹,2019年,新疆鐵路累計實行了13次調圖,南北疆方向增開多趟列車,開行密度加大。從烏魯木齊站出發,至吐魯番方向每天途經或終到列車有40趟,哈密方向35趟,石河子方向25趟,奎屯方向29趟,克拉瑪依方向9趟,伊寧方向12趟,庫爾勒方向13趟,博樂方向3趟。烏魯木齊與其他城市間的聯通更加便捷,高頻次的運行正讓鐵路出行“公交化”。

新年伊始,長三角鐵路鼠年春運方案出臺,計劃安排開行旅客列車1276對(動車組列車950對)。2019年年底,京港高鐵商合段、鄭阜高鐵、徐鹽高鐵、連鎮高鐵連淮段相繼開通,爲滿足春運旅客出行需要,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將增開多個方向旅客列車276對;元旦假期,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加開列車13對,以滿足旅客探親訪友、休閒旅遊的出行需求,哈爾濱與佳木斯間動車組列車最短間隔14分鐘運行一趟。

城際間鐵路“公交化”運行,真正讓遊客說走就走。

看到北京新增多條高鐵線路的新聞後,原本打算春節假期“宅”在家裏的胡汶紋,火速制定了兩次出行計劃。“大年初二去張家口滑雪,大年初五去大同看燈會。”原本從北京到張家口需要3小時,如今僅需1小時左右,原本到山西大同6小時的旅程,如今2小時就能抵達。胡汶紋興奮地告訴記者:“高鐵運行時間大幅縮短,節約了許多旅途中的時間,2020年,我會沿着高鐵運行線路,安排更多出遊計劃。”

給旅遊送上大禮包

鐵路運行線路的增多、運行時間的縮短,激發出了大量的旅遊需求,京張高鐵的開通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許多遊客像胡汶紋一樣,希望能“嚐個鮮”。

去哪兒網的數據顯示,京張高鐵及相關鐵路線路開通後,張家口、大同的搜索量環比分別增長33.2%和27%。張家口酒店搜索量環比上漲27%,崇禮酒店、民宿搜索量上漲41%,週末房源緊張,一些熱門酒店1月份已出現滿房情況。周邊地區滑雪相關的門票等旅遊產品的預訂量也不斷上漲。

“鐵路+旅遊”也不斷推動旅遊市場推陳出新。截至2019年底,我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已達3.5萬公里,高鐵帶來的“快旅慢遊”讓中國遊客的旅遊半徑不斷擴大,旅途時間不斷縮短;而運行稍慢的“綠皮火車”,也成爲許多遊客尋找鄉愁的選擇。鐵路線伸向何處,就如同給當地帶去了一份“大禮包”,帶來人氣、帶來關注。

此次調圖後,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公司增開1.5對日常線旅客列車,2對高峯線旅客列車,瀋陽至鹽城、吉林至上海首開直達動車組列車,並將部分中長途動車組列車運行區段進行了延長。通過這樣的調整,吉林與上海、承德首次實現了高鐵互通直達,既爲東北人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條件,也能吸引大量外地遊客前往東北看景、賞雪、玩冰,將助推東北的旅遊業發展,讓冰雪資源更好地轉化爲金山銀山。

探索雙贏發展新模式

2019年10月15日17時41分,載着936名遊客的“環遊大西北”旅遊專列從湖北武昌火車站駛出,開啓環西北五省之旅。這是武漢鐵路國際旅行社2019年組織開行的第100趟“武鐵旅遊號”專列。據瞭解,這趟旅遊專列着力推廣“慢旅行、慢生活”的旅遊方式,實行“晚上行駛、白天遊覽、邊走邊玩”的列車開行方案,沿途經過敦煌、張掖、石嘴山等多個風景名勝地,方便遊客體驗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

近年來,多地都開行了旅遊專列,“鐵路+旅遊”如何融合發展,實現雙贏?鐵路部門和旅遊部門共同探索和實踐,已積累起一定的經驗。目前,許多旅遊專列上既有專業的導遊全程講解,還配備隨團醫生,因而較受中老年遊客歡迎。

內蒙古呼倫貝爾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草原、森林、湖泊。但是,受地域、季節的影響,一直以來,呼倫貝爾旅遊存在“草原熱、森林冷”和“夏季旺、冬季淡”的發展不平衡現象。針對這一旅遊發展中的難題,中車唐山公司爲呼倫貝爾打造了“全天候、全季候”的軌道列車旅行方式。度假列車可不受氣候寒冷、森林區域的限制,解決草原和森林旅遊市場錯位、淡季和旺季旅遊市場失衡等矛盾。2019年12月22日上午8時45分,“呼倫貝爾號”旅遊列車,從海拉爾站出發,正式上線運營。列車上設有休閒娛樂車、民族文化餐車和文化沙龍車等,遊客既能充分觀賞沿途風光,又能消遣娛樂,享受舒適愜意的旅行生活,在乘降站登車後便可直達景區,全程享受“上車休息,下車遊玩”的服務。

木寺晨 本文來源:海外網 責任編輯:林持恆_NY928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