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1月8日消息 據央視報道,2019年8月,浙江警方破獲一起“薅羊毛”黑色產業鏈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偵查發現,逾500萬臺手機被竊取信息,其中多數爲老年手機

據報道,有用戶爲家中老人購買了功能機後發現,該手機始終接收不到運營商發來的驗證碼,其他短信則接收正常,便向公安機關報案。警方發現,該地聯繫到的購買同款手機的25人中,有15人手機短信收發不正常。經過司法鑑定,民警發現手機主板被植入了特殊的木馬程序,能把需要的短消息上傳到服務器

image.png

警方很快鎖定了對老年機進行驗證碼短信攔截、獲取公民信息的涉案公司。隨後警方開展了第一輪抓捕行動。在查獲的後臺服務器數據中,調出了500餘萬手機號碼,信息量將近5000萬。該公司與主板生產商合作,將木馬程序植入手機主板中。央視指出,“經查,被植入木馬程序激活的手機有500多萬臺,涉及功能機型號4500多種,受害者遍佈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2019年9月,警方先後抓獲了多個非法購買信息用來“薅羊毛”的嫌疑人及團伙。據民警介紹,安裝了木馬程序的功能機主板相較正常設備可以獲得三倍的利潤。而非法購買公民信息的嫌疑人則存在註冊電商平臺獲取新人紅包、利用某酒店拉新紅包牟利等行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