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30日讯 大暑过后,灼热的骄阳炙烤着湖南省洞口县高沙镇云山村的千亩橘园,微风拂过,青绿色小果缀满枝头。“放过了自己,我才能高飞,无所谓,无所谓……”7月29日, 31岁的“小杨坤”看着即将丰收的早熟蜜橘情不自禁地唱起杨坤的《无所谓》。炎炎烈日下,他带着几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穿行在标准化示范橘园,他们正在进行柑橘砂皮病防治的对比试验。

这片标准化示范橘园的主人也叫杨坤,喜欢模仿歌手杨坤的沙哑嗓音,人送外号“小杨坤”。这个喜欢唱歌的年轻人还是柑橘病虫害防治的专家里手。“砂皮病不仅阻碍柑橘正常生长,一旦上果,果实外观品质极差,果农收益也会大打折扣。”杨坤告诉记者,作为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他正在通过示范种植,探索雪峰蜜橘标准化种植路子,从而达到提升蜜橘品质带动整个产业科学发展的目的。

杨坤的老家在洞口县高沙镇社山村,2011年大学毕业后在中联重科任职。“小时候,我家非常拮据,但父母却依靠着一双手、一把锄头、一片橘园,把我送出了大山。后来我读了大学,跳出了农门,家里的橘园早荒废了,但我永远也忘不了家乡雪峰蜜橘的味道。”杨坤回忆,促使他离开繁华都市返乡创业是源于一次安徽之行。“一次到安徽出差,看到那里的乡村阡陌交纵、炊烟袅袅,金黄的稻谷似锦缎一样铺开,刹那间勾起了我的乡愁,回乡创业的念头无比强烈。”原来杨坤自2007年考上大学后,亲人也纷纷外出打工,他整整10年都不曾回家过年,只是每年清明才回家扫墓。

返乡期间,喜欢思索的杨坤看到曾经热闹的乡村因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打工而变得荒芜、落寞。“在感伤的同时,也想着做些事情改变这种衰败、颓废景象。我做过统计,2007年,留在村中的年轻人还有300人左右,但2016年,村里仅剩不到30个年轻人。”杨坤说。“同样的际遇也勾起了我的回乡梦,我们是发小,又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同学,他的想法一提出来,我们就一拍即合。”杨坤的合作伙伴杨恢兵同样带着黑框眼镜,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深圳某房地产公司就职。杨恢兵说,“我是在杨坤的‘忽悠’下,陪他当了返乡创业的‘炮灰’,但做农业我不后悔。”

“返乡创业,其实是下了很大决心的,我们都有着稳定的工作,但是返乡,意味着重新开始”。杨坤至今记得,当他将想法向家人摊牌时,曾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当时杨坤的妻子已经在深圳的一个民办学校教书,有着稳定的工作。回乡意味着要离开优越的环境,回到已经是危房的农村老家,意味着要重新过上艰苦的日子。

为了实现重建家乡的梦想,杨坤毅然放弃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开始学做生意,他要积攒回乡创业的本钱。2014年,杨坤开始为返乡务农做准备,他离职南下深圳,先后卖过海鲜、手机配件,还下过煤矿。为了补足短板,他利用做生意的空闲时间,多次在深圳与邵阳之间来回跑,考察适合在老家发展的农创项目。

但农产品的生产、销售需要技术、人脉等,怎样快速的获得这些呢?为此,杨坤特地挤进湖南农业大学学习了两个月。学习期间,他有针对地向专家教授咨询政策,请教技术,还混迹于各种农业社群,并且认识了一群理念一致的技术达人,慢慢积累技术、人脉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农业是一个见效慢、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的产业。必须要选好项目,控制风险,统筹规划才行。”为此,他发挥自己做过多年产品项目经理的优势做市场调查、产品和技术分析、立项、实施等。最终他们决定选择老家的地域品牌——周恩来总理曾亲笔命名的“雪峰蜜橘”,作为返乡创业的第一个农业创业项目。

在返乡调研中,他发现家乡的雪峰蜜桔虽然同比更具优势,但品质很难达到标准化。“为了振兴蜜橘产业,必须转变思路,采取‘产销分离’与‘互联网+基地’的模式,做好品牌宣传,才能重塑优质雪峰蜜橘的品牌形象。”杨坤说,要让更多的橘农相信你,跟着你一起做,就要把自己的示范园做好,从而带动整个产业复苏。

2016年7月,杨坤和杨恢兵怀揣着辛苦打拼多年的60万元正式返乡,在离老家10公里外的高沙云山村园艺场找到一群“橘痴”,并合作承包了100多亩土地种橘子,建起自己的小型示范园,成立了“山农开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

“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返乡务农,大有希望。机遇总比困难多,就是失败也无所‘畏’,我们还年轻。”杨坤介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一系列标准化种植的专业改造,去年合作社的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橘子甜度增加了5个点,酸度减少了近10个点,特早熟橘子每公斤卖到3元,中熟每公斤卖到4元,橘农收入翻了一番。今年的合作社的服务面积达600亩,预计可产优质蜜橘30万公斤,销售额在120万元以上。

(刘佑祥 谢定局 张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