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佈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各大汽車品牌累計召回車輛653.95萬輛,共發佈了148次汽車召回,涉及包括奔馳、寶馬、大衆等39個汽車品牌,2019年,寶馬召回汽車共計117.94萬輛,位居召回榜榜首,寶馬召回居榜首佔總量18%。此外,燃油箱製造工藝波動和設計容錯性不足,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可能引發燃油箱上部的加工口蓋板開裂,導致車輛加滿燃油時發生燃油泄漏,寶馬汽車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備案,召回華晨寶馬316i、316Li、318i等汽車,共計31.23萬輛。

原標題:寶馬危機:召回118萬輛 問題頻發數據造假 中國市場是救星?

文/華夏商訓

寶馬又出事了,以往比拼銷量的BBA(奔馳、寶馬、奧迪),如今正在“拼”召回量,其中寶馬尤甚。

日前,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自即日起,召回1998年7月1日到2000年4月28日生產的部分進口BMW 318i、323i、328i汽車,共計14輛。

本次召回範圍內的車輛因氣囊供應商製造缺陷,車輛駕駛員氣囊的NADI型氣體發生器防潮措施不完備,長期在高溼環境下使用後其內部藥劑可能受潮變質,在安全氣囊展開時氣囊的氣體發生器可能發生異常破損,導致碎片飛出,傷及車內人員,存在安全隱患。

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將對召回範圍內的車輛免費檢修,以消除安全隱患。對於1998年生產的車輛,在生產時即安裝了缺陷氣囊氣體發生器,將更換爲改進後的新品。對於2000年生產的車輛,可能在售後維修過程中更換上了存在缺陷的氣囊氣體發生器,將檢查這些車輛氣囊氣體發生器的序列號,如確認爲存在缺陷的批次,則更換爲改進後的新品。

事實上,近年來,寶馬屢屢曝出質量問題。2019年11月,有媒體曝光了一份寶馬中國發給授權經銷商的內部通知,內容顯示,寶馬中國和華晨寶馬決定對部分G12、G20、G28、G29車型實施停止銷售和交車活動,原因是所涉車輛發現存在一個發動機的平衡軸軸承的問題,需要更換髮動機。

寶馬已因質量問題進行過多次召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召回信息顯示,2019年至今,寶馬已召回近10次。召回原因也是多種多樣,包括安全氣囊、控制單元電路板、發動機曲軸箱通風管道加熱器、輪轂螺栓等裝配或材料設計等問題。

部分汽車行業人士表示,汽車零件存在缺陷,整車廠及時召回是對消費者負責的表現,但是涉及到範圍較廣和頻發的質量問題時,車企應該反思自身在快速發展中產生的問題,做好產品質量把控,對得起豪華品牌的頭銜。

寶馬成召回榜榜首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佈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各大汽車品牌累計召回車輛653.95萬輛,共發佈了148次汽車召回,涉及包括奔馳、寶馬、大衆等39個汽車品牌,2019年,寶馬召回汽車共計117.94萬輛,位居召回榜榜首,寶馬召回居榜首佔總量18%。

據長江商報報道,詳細分析看,寶馬召回的原因主要包括安全氣囊、發動機曲軸箱通風管道加熱器、燃油箱、前部配電盒等部件,存在車內人員受傷、車輛起火、燃油泄漏等。其中,高田氣囊安全問題是導致寶馬汽車召回的主要原因。

寶馬錶示,由於車輛駕駛席的正面安全氣囊裝配了高田公司生產的未帶乾燥劑的硝酸銨氣體發生器。在安全氣囊展開時,氣體發生器可能發生異常破損,導致碎片飛出,傷及車內人員。在高田氣囊問題上,寶馬累計召回超過36萬輛。

此外,燃油箱製造工藝波動和設計容錯性不足,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可能引發燃油箱上部的加工口蓋板開裂,導致車輛加滿燃油時發生燃油泄漏,寶馬汽車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備案,召回華晨寶馬316i、316Li、318i等汽車,共計31.23萬輛。

有媒體統計,僅去年5月的單次召回量遠超2018年全年。2019年5月27日,華晨寶馬和寶馬(中國)發佈兩則召回公告,分別召回31.9萬輛和47輛。公告顯示,華晨寶馬召回的國產車達17.4萬輛,寶馬(中國)召回的進口車達14.5萬輛。

據長江商報統計,寶馬2018年公佈了9條召回公告,召回汽車共計21.75萬輛。此次,寶馬的單次量召回已超過2018年的總量。更有意思的是,寶馬2019年前4月銷量爲22.76萬輛,2018年銷量爲64萬輛。顯然,寶馬前5個月的召回量已超過2018年全年銷量。

全球信任危機

實際上,當前的寶馬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全球陷入了信任危機。

據韓聯社2019年1月10日的報道,首爾法院近日對寶馬韓國公司處以129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752萬元)的罰款,原因是寶馬爲提高汽車銷量,在向韓國政府遞交的文件中僞造汽油車尾氣排放數據。

首爾中央區法院除了對寶馬韓國公司開出罰單,還對涉及此事的6名現任和前任寶馬高管處以8至10個月的監禁。法院做出該判決之後,其中3人立即遭到逮捕。自2011年以來,這些員工被起訴稱爲達到當地有關標準而篡改部分車型數據。正因如此,寶馬在韓國售出2.9萬輛這類車型。

法院認爲,寶馬此舉不僅有損政府爲改善空氣質量做出的努力,同樣會誤導消費者,失去信譽。

除了刻意隱瞞,寶馬還進入了造假名單。2019年12月23日,據外媒報道,美國證監會正在調查這家德國車企是否有操作銷售數據的做法。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說法報道稱,監管機構懷疑寶馬汽車在美國有“銷售打孔”(Sales Punching)的行爲。銷售打孔指的是,公司爲了拉動銷量,會指使銷售人員將還在車庫內的車輛登記爲已出售。

據央視援引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其實早在2016年,時任寶馬北美首席執行官的維利施就曾承認寶馬在美國市場存在銷量作假的行爲,寶馬隨後表示在2017年停止了這種做法。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寶馬很可能沒有真正停止對銷量造假。

汽車觀察員肖紅公開表示,寶馬是享譽世界的豪華汽車品牌,作爲“老司機”本不應該犯這樣的低級錯誤,隱瞞車輛缺陷的做法,極大傷害了自身品牌。中國是寶馬全球最大的銷售區域之一,需實施召回的車輛或遠不止目前數量,召回汽車數量還將擴大,“2019年或稱寶馬汽車的‘召回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