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週三報道,德國汽車產量已跌至23年來的最低水平。作爲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正遭受全球經濟放緩和貿易衝突的影響。

  大衆(Volkswagen)、寶馬(BMW)和戴姆勒(Daimler)等公司去年在德國工廠生產了466萬輛汽車,爲自1996年以來的最低產量。

  據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VDA)的數據,產量之所以出現9%的下滑,主要歸咎於國際市場需求的下降,同時,市場預計今年的交付量將從2019年的8010萬輛下降到7890萬輛。

  德國Ifo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調查中心商業週期分析與預測部主任沃爾默豪瑟表示,德國汽車製造業疲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世界範圍內工業週期的降溫。

  而其背後主要因素之一是全球貿易大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對已經建立幾十年的全球價值鏈的造成了嚴重威脅。譬如說,爲了避免關稅,不少國家的汽車製造商越來越多地選擇本地化生產,這直接削弱了德國工廠的出口能力,導致德國工廠只能出口到歐洲市場。另外,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也帶來了負面影響。

  而早在2015年,大衆汽車的柴油舞弊醜聞引發了對環境污染的擔憂,同時也已威脅到德國作爲全球製造業大國的地位。再加上全球汽車行業衰退、貿易問題和經濟放緩,均導致產量出現了顯著的下降。

  戴姆勒、大衆和零部件供應商大陸汽車(Continental AG)都在裁員,以削減成本。

  與此同時,由於德國傾向於製造高性能汽車,因此更容易受到排放法規的影響。寶馬、保時捷(Porsche)和奧迪(Audi)等品牌都以動力和性能爲賣點。

  然而近年來,汽車行業轉向投資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功能,而且市場也看好相關公司發展前景,如:拼車公司優步的市值幾乎與戴姆勒相當。

  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表示,去年德國國內汽車市場增長了5%,主要是因爲新車註冊數達到360萬輛,創下2009年以來的最高紀錄。但汽車行業預計今年市場將出現萎縮,在向電動汽車過渡的過程中,預計還會出現裁員現象。

  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的數據顯示,德國去年的電動汽車銷量爲63281輛,繼續領先挪威,依然維持其歐洲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的地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