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对于轻食的盛行,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轻食餐饮在整个中国存在的时间应该也有接近30年,但基本上以前都是高端人群,随着整个中国西式生活的这种元素不断的生化之后呢,新生代作为一个主流消费群体之后,大健康人群的扩容而使得市场也在扩容。4月15日,记者实地走访了北京市丰台区的部分社区生鲜售卖店,就近期火爆的减肥蔬菜番薯向消费者和店家进行了解。

天气转暖,低脂肪高纤维的果蔬产品成为很多消费者春季饮食的最佳搭档。近日,据某电商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仅4月第一周,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就抢光了140万斤番薯。记者了解到,除了番薯外,不少打着减肥旗号的蔬果都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同时,将番薯等蔬果作为主菜的轻食产品也备受瞩目。

线下萧条线上风靡

电商的兴起,让消费者的选择也更为多样,蔬果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家住北方也可及时吃到南方菜。4月15日,记者实地走访了北京市丰台区的部分社区生鲜售卖店,就近期火爆的减肥蔬菜番薯向消费者和店家进行了解。家住北京市丰台区蒲安里小区的王大爷在买菜时向记者说:“网络上买菜应该是年轻人比较喜欢,前段时间孩子从广西寄回来了芒果。”不过,对于网络番薯的热销,他表示,“应该是粗粮比较抗饿,像红薯玉米之类的在以前也都是主食,至于减肥效果就不是很清楚了。”一位菜摊的摊主向记者提到,最近黄瓜、紫薯这类销量还可以但卖出的更多是新鲜的绿叶蔬菜,面向的主要还是社区居民。同时,下午六点左右记者在物美超市玉蜓桥店的生鲜区停留了近一个小时,除了一位年轻女士在番薯区停留外,并无人驻足。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番薯”发现各旗舰店的月销量普遍上万,产地多为浙江、山东、广西、海南,每斤售价在3—5元,价格要比市场偏低,大部分都有购买几斤送几斤的活动。某浙江杭州店家客服人员向记者介绍,其产品是直接从产地现挖,产品的质量可以保证,纤维比较细,口感香糯,有不少消费者都会回购。他提到除了薯类的产品,店里的其他的营养丰富,好吃不怕胖的蔬菜水果更容易卖爆。也有不少人会直接询问哪些蔬菜水果热量低。相比于线下屈指可数的顾客,线上的销售则更为火爆。

粗粮纤维饱腹 轻食餐饮受追捧

线上线下销售虽然存在差异,但消费者追求的健康营养效果目标是不变的。除了番薯,芦笋、紫甘蓝、紫叶生菜、西蓝花、黄瓜、圣女果、胡萝卜等果蔬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并且将这些果蔬作为健康主食。同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轻食产品也出现在消费者的菜单中。

在外卖平台搜索发现,越来越多主打轻食健康的商家开张。有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轻食类消费订单量同比增长75%,轻食类门店的数量也从2017年的600多家,迅速增长到目前的3500多家,其中2018年轻食门店增长率激增,达到419%。而在轻食的消费群体中,女性占比达到70%。记者查看了多家店铺后发现,大部分的餐品都含有紫薯、生菜、黄瓜等,相比于其他添加了各种肉类的餐品,全素餐品销量更多。不少消费者评论中都提到了“健康”“低热量”“减肥”“纤维”等字眼。

对于吃一些高纤维的果蔬来控制体重,真的可以实现吗?有专家表示,食物经消化后营养成分会被肠道吸收,而纤维是无法吸收的,它可以刺激大肠蠕动,帮助废物排出体外,可以说纤维是最没有副作用的减肥药,提供了饱腹感却不会提供热量,而且纤维丰富的食物一般其脂肪含量较低。同时高纤维意味着多咀嚼,减慢了进食速度,也间接降低了食物的摄入。

而对于轻食的盛行,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轻食餐饮在整个中国存在的时间应该也有接近30年,但基本上以前都是高端人群,随着整个中国西式生活的这种元素不断的生化之后呢,新生代作为一个主流消费群体之后,大健康人群的扩容而使得市场也在扩容。轻食则迎合了年轻人消费者对营养和健康的追求,从中餐厅到西餐厅到下午茶咖啡店,轻食已经成为高品质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元素。轻食给消费人群带来的不单只是产品的一个满足,更多的是情感的满足。从产业端跟消费端集合来看,未来轻食的前景非常广阔。 (本报实习记者 闫 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