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個稅改革第二年大調查顯示: 房貸、房租抵扣個稅最實惠)

據國家稅務總局統計,2019年前三季度,個人所得稅改革新增減稅4426億元,累計人均減稅1764元。個人所得稅的減少,直接增加了居民收入,提升了居民消費能力。

2019年前三季度,反映居民消費活力的生活服務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2%,互聯網批發和零售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8%,分別高於三產銷售增速4.7和5.3個百分點。

2019年是個稅改革的第二年,《證券日報》記者在進行專題採訪的過程中,不同地區、不同職業的人羣代表均談及了對個稅改革的切身感受和相關建議。

華東地區的教育工作者夏女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因其個人有房貸,可以抵扣個人所得稅,能明顯感覺到每月上繳的稅變少了,雖然目前無法通過APP查詢到個稅抵扣的明細賬單。夏女士希望相關負責部門今後能加強APP操作的普及教育,讓大家能在APP上查詢到更詳細的個人所得稅繳納信息。

針對夏女士的這項建議,《證券日報》記者從官方渠道獲悉,從2020年1月1日開始,網上稅務局(包括手機個人所得稅APP)推出個人全國四項綜合所得的收入納稅明細記錄查詢功能,納稅人可以及時查詢和了解本人的個稅繳納情況,以便爲年度彙算做好準備。同時,稅務總局正在對信息系統相關功能進行最後驗證,待年度彙算期開始,系統將根據一定規則爲納稅人提供申報表相關數據的預填服務,幫助納稅人更好、更便捷地完成年度彙算。

如夏女士所言,房貸抵扣個稅對有房貸在身的人是個實實在在的實惠。在住房領域,房貸利息抵扣個稅、房租抵扣個稅重點惠及夾心層羣衆,可進一步降低房貸壓力,效果等同於“全面降息”。

北京市執業律師馬先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個稅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大家的經濟負擔,特別是在租金抵扣方面,身邊的朋友每月大約可節省500元左右的個稅,這對普通工薪階層來說是很有意義的。另外,個人所得稅APP操作簡便,信息統計也合理。不過也存在不足之處,APP動輒升級,而且不升級就無法載入,這款通常一年才使用一次的APP,這樣容易倒逼用戶卸載。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2019年12月14日,稅務總局起草了《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事項的公告》(下稱《公告》)並徵求意見,截至12月26日徵求意見結束,累計有937人通過稅務總局官網提出各類有效意見998條,其中與年度彙算直接相關的意見897條,主要涉及辦理方式、法律責任、退補稅、彙算內容、彙算服務、辦理時間等方面。國家稅務總局共採納或部分採納的意見699條,佔比78%。

一位長期接觸企業的市場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個稅改革對企業的影響並不大,少交的個稅是有限的,企業對員工該加薪時依舊會加薪。抵扣項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業的工作量,而且個人仍需自己再彙算。

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負責人在2019年12月31日答記者問時,也提到了上述扣繳單位財務人員的擔憂和顧慮。該負責人表示,《公告》對相關規定作了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儘量減輕釦繳單位的負擔。

西北地區退休返聘的媒體從業者陳女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單位不需要爲她繳納五險一金,稅前工資每月8千元左右的她,每月都在按時繳納個人所得稅,並未真正留意過個稅抵扣後的實際變化。儘管如此,陳女士還是認爲,個稅改革對自己的收入肯定是利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