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慈,故能勇”,具备了慈爱之心,才能大智大勇。

老子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哲学家,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老子的书籍和著说具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道德经》中老子所提到的“三宝”。

《道德经》六十七章:我有三宝。

【原文】“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我有“三宝”,请你们把握住而且保持下去。不管做人做事创业立功,上至治理国家,下至做一族之长,都离不开这三宝。

“一曰慈”,不管做什么事情,永远都要怀有一颗慈爱之心,而且要推己及人,处处仁慈。“慈,故能勇”,具备了慈爱之心,才能大智大勇。有了爱天下人的心,才有牺牲自我的勇气。《孙子兵法》中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这就是仁慈激发的巨大作用。

“二曰俭”,这是指物质上的节俭,也指精神的消耗。言行也要节俭,不要说那么多废话,也不要做那么多不着调的事,以免徒然浪费精神。

诸葛先生曾诫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清心寡欲,修身之要。老子用俭字,作为治国、事天、养生之根本原则。“俭,故能广”,因为节俭,所以发挥起来更为广大。比如,一个人什么事都做得很琐细,那么精力有限,就不能做到广博了。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不要在天下人之前争先,不要老想着出风头,做事情恰到好处就可以了。老子为何崇尚谦柔之德?因为“物极则反,过盛必衰,盈满则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凡是过于自我膨胀的行为,都不会持久!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因为不为天下先,就能统领全局,使得万事万物符合自然之道,生命悠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现在舍弃了慈爱之心,而去好勇斗狠,侵略他人。舍弃了节俭,欲望越来越多。把个人的利益放在前面,只顾自己,不管别人。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国。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有了慈爱之心,用它来打仗就会取胜,用它来防守就会稳定国家。上天如果想救谁的话,一定会让他有慈爱之心。“天心仁爱”,万物依靠天地而生生不息,一个人真正有了慈爱心充沛于体内时,上天自然会佑护你。

对这一章的理解就到此为止。但是,也有谚语说,“慈不将兵,义不掌财”,仁慈的人不可以带兵,慷慨的人不能掌握财政。一般学军事的人,很少提到“慈”,更少提到慈可以打仗。

老子为什么说“夫慈,以战则胜”呢?这就要深入到较高层次的哲学境界了,《孙子兵法》中提到“仁”,认为假如没有仁爱之心,没有爱天下人之心,不能为大将。至少在这个意义上,统领全军,如果没有仁慈之心,不能爱惜土兵,那是无法打好仗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