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包頭11月25日電 題:借力國際化會展平臺“中國稀土之都”力拓國際市場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從“柏林線圈展”到“中國(包頭)稀土產業發展論壇”以及近期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被外界譽爲“中國稀土之都”的包頭主動對接國際市場,其對外知名度正在不斷擴大。

25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稀土高新區(簡稱稀土高新區)經濟發展局獲悉,隨着對外知名度的提升,中國稀土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資料顯示,德國柏林線圈展1996年首次在德國舉辦,每年舉辦一次,至今已有32年的歷史。“德國柏林線圈展爲中國企業搭建了一個開拓歐洲市場的良好平臺,也爲稀土高新區企業提供了一個深入瞭解德國及周邊國際市場廣泛結識當地客戶的機會。”稀土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閆斌這樣認爲。

中新網記者從稀土高新區官方獲悉,今年6月中旬在德國柏林線圈展上,由稀土高新區組織的內蒙古包鋼稀土磁性材料有限公司、包頭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包頭天和磁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稀土新材料企業參展,爲當地稀土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外貿出口提供了絕佳的平臺。

據稀土高新區官方信息顯示,德國柏林線圈展上,稀土高新區的參展企業均取得了較好的參展效果。展期內共接待了來自德國本土、法國、荷蘭、比利時、新加坡、俄羅斯、印度等50多家參展商及觀展客戶,與8家外企達成了合作意向。

德國柏林線圈展的成功,只是今年以來包頭稀土對外拓展知名度的第一扇“對外窗口”,在今年9月10日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包頭·稀土產業論壇上,“中國稀土之都”的對外知名度再次有了進一步的拓展。

官方資料顯示,該論壇共有國內外嘉賓600餘人出席,共達成簽約項目總額173.6億元人民幣。這些項目涉及稀土永磁、電機、醫療、裝備製造等重點稀土新材料和稀土終端應用等領域。

圖爲包頭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包頭稀土高新區供圖

包頭市委書記張院忠在此次論壇上表示,包頭市以國家級稀土高新區爲載體,發揮稀土資源的絕對優勢,已經形成集稀土研發、生產、檢測、交易和信息平臺爲一體的稀土產業集羣。

借力展會經濟,“中國稀土之都”正在利用一切展會,奮力開拓稀土國際市場。 稀土高新區經濟發展局資料顯示,在近期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稀土高新區所屬企業內蒙古北方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GE公司、美國康明斯公司、德國西門子公司簽訂了共計7.7億元人民幣的採購合同,成爲此次博覽會的一大亮點。

稀土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商務科科長王佔旭介紹,自2017年以來,稀土高新區共組織107家企業參加了16次境內外展會,全力幫助企業開拓市場。與此同時,稀土高新區還着力建設稀土新材料深加工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築巢引鳳,全力集聚稀土新材料企業,近兩年引進了30家企業,稀土及新材料企業數量達到了68家,是稀土產業外貿轉型升級的主力軍。

一系列的展會經濟也確實帶動了稀土高新區的進出口總額。稀土高新區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稀土高新區外貿實現較快增長,質量和效益雙雙提高。據企業上報數據統計,1月-9月完成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25507萬美元,同比增長37.4%。

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包頭稀土高新區,是中國唯一一家以“稀土”命名的國家級高新區。被外界譽爲“中國稀土之都”的包頭,其稀土佔有量躍居世界前列,而坐落於稀土高新區的中國北方稀土集團是世界最大的稀土企業。

稀土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官方稱,在大力拓展國際市場的前提下,稀土高新區正在從產、學、研、貿等多個角度,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稀土產業由“挖土買土”向“點土成金”轉變,最終將稀土高新區打造爲中國重要的稀土原材料、新材料和終端應用產品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