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谷城與毛澤東交往:沒人能比他更偉大

周谷城,傑出的愛國民主戰士和政治活動家、中國農工民主黨的領導人、著名歷史學家。身爲民主黨派的領導人,周谷城和毛澤東的關係很密切,他曾和毛澤東同事,在一個學校教書。他們之間的關係,經歷了不同尋常的三個階段。

兩位教書先生

早在1921年,周谷城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教書時,就認識了在一師附小任主事(即主任)的毛澤東,二人皆好讀書,勤于思考,喜歡新思想,憧憬新生活。閒暇時間,常常暢談國事、天下事。記得一次毛澤東在周谷城的宿舍,看到他書架上的《資本論》時,還驚訝地問他:“你讀這種書,不怕嗎?”

此時,二人是一對教書匠,有着一樣的身份,他們的關係很簡單,就是兩個有共同語言的同事和朋友。這是二人關係的第一階段。不過後來,這兩位教書先生卻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個埋頭教書,繼續當老師,走上了教育救國的道路;一個卻投身政治,走上了革命救國的道路。

此後一別經年,兩人再次相見,已經是18年之後了。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到重慶參加國共談判。周谷城在會場外見到毛澤東,兩人寒暄時,周谷城關切地問:“您從前胃出血的毛病好了沒有?”毛澤東說:“我這個人,生得很賤,在家有飯喫,要生病,拿起槍上山當'土匪',病就好了。”

此時的毛澤東已是擁兵百萬、雄踞一方的共產黨領袖,周谷城則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大學教授,兩人在各自選定的生活道路上,矢志前行,均有所爲。

周谷城在解放後也說過這樣的話:“大革命後,我怕死,所以做了學問。”言下之意,如果不怕死,那就不只是個大學教授了。

新中國成立後的交往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當上了國家的領袖,周谷城還是一介書生,教書謀生。不過,毛澤東還是很念舊的,雖然日理萬機,但他還是總想到周谷城。根據媒體報道的材料統計,新中國成立後,從1956年至1965年,毛澤東先後與周谷城見過6次面。談話的內容則是天馬行空,從文學、歷史、哲學到人生、政治。兩人一起游泳、吟詩、喫飯,像朋友聚會一樣。

兩人的交談雖然並無一定的主題,但也往往會有新意出現。一次,在談到革命的曲折過程時,毛澤東感嘆地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他對自己革命歷程的總結。周谷城聽後也很有些感觸,他信口講道:“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有時候成功也是失敗之母。”毛澤東反問說:“什麼意思?”周谷城解釋說:“成功者易於驕傲、腐敗、爭權奪利呀!”毛澤東沉吟片刻,立表贊同:“你講得對。”

還有一次,周谷城提出建設社會主義“要鼓足幹勁,力爭上游”,毛澤東聽後,覺得有道理。他採納了周谷城的意見,並加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一句,於是,這兩句文學色彩較重的話,作爲“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提出來了,成爲指導工作的方針。周谷城常以此爲例說:“50年代,毛澤東是很能採納別人的意見的。”

兩人之間既然是閒談,話題就縱橫無邊,走哪說哪。一次,毛澤東突然說道:“我不想當主席了。”這是自言自語,周谷城不明就裏,沒有接口。毛澤東接着說:“有人說我可以去潛心研究黨務,指導國家和世界。你說呢?”這是個問句,周谷城不知該如何回應,沉默片刻,他說道:“那怕不好吧。”毛澤東追問道:“爲什麼?”這次周谷城沒有猶豫,他說:“恐怕人民不答應,人民習慣於喊:毛主席萬歲。”這下輪到毛澤東不吭聲了,兩人枯坐在那裏,很長時間沒有聲音。繼而,毛澤東長嘆一聲:“我有這麼一個想法,你又不同意。”

這恐怕就不是閒聊了,這段對話讓周谷城很緊張,回到家裏後,輾轉反側,還在思量這段對話,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毛澤東是否接受、滿意。許多年後,周谷城才肯定地說:“我的話,恐怕毛主席是聽得進去。”

關於周谷城與毛澤東的關係外人很感興趣,周谷城也不避諱,他在課堂上也曾對學生們講起他和毛澤東一起游泳、喫飯的逸事,常常贏得一片羨慕的目光。

毛澤東對於自己和周谷城的關係也很看重。1949年,政協會議召開的時候,周谷城作爲無黨派民主人士與會,與郭沫若、歐陽予倩等人同在一個小組。毛澤東派人跟他聯繫,轉告讓他在北京多住兩天,並帶給他100塊錢。這在當時還是挺多的。不過,周谷城沒有聽毛澤東的意見,會議結束後就回上海了。

顯然,毛澤東似乎有意讓周谷城留在北京。而後,毛澤東還特意和他講起,說:“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都很重要,郭沫若那個科學院偏重於自然科學,還應搞一個社會科學院。”周谷城沒有回答。毛澤東還問周谷城說:“文化部,文化部,文化應該是一個大文化,不單單是劇目演出、電影戲劇,是個大文化。你對文化有研究嗎?”這次,周谷城回答了:“沒有多少研究。”

毛澤東也曾告訴上海市的領導說:“我認識周谷城比認識你們早得多。”一次,毛澤東到上海,陳毅在錦江飯店設便宴招待。晚飯後,大家一起去小禮堂看戲,毛澤東沒有去前排爲他準備的大沙發上就坐,而是主動找到周谷城,和他一道坐在中間的一排小椅子上,他還開玩笑說:“我們就甘居中游。”

他也曾對賀麟、鄭昕、馮友蘭、金嶽霖、王方名、胡繩等人直言:“我今天請老朋友周谷城喫飯,請你們作陪。”

(摘自新華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的《大家風範》,轉載時有刪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