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雀巢等跨國巨頭揮軍咖啡王國意大利,意大利兩大本土咖啡品牌Lavazza、Illy拒絕坐以待斃,以積極併購與強化經銷的戰略迎戰。

全球連鎖咖啡龍頭星巴克今年終於踏足咖啡聖地意大利,9月在米蘭開設首家分店,此前更與瑞士食品巨頭雀巢聯手,將星巴克產品行銷到意大利。面對外來品牌強勢入侵,意大利本土老牌咖啡Lavazza和Illy,也不得不透過併購或強化分銷的策略應戰。

今年交棒退休的星巴克傳奇領導人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1983年前往時尚之都米蘭差旅,啓發他打造星巴克連鎖王國的靈感,歷經35年的等待,終於了卻他進軍意大利的心願。星巴克這家意大利1號店走精品咖啡路線,供應出自米蘭烘焙師普林西(Rocco Princi)之手的糕點。

意大利首家星巴克米蘭店開業第一天,米蘭民衆就在星巴克門口就排起了長隊,以至於令當地民衆哀嘆:我們國家墮落了……

有意思的是,早在去年2月份星巴克公佈了意大利首家星巴克門店的位置之後,緊接着Illy於5月就開設了一家奢華高端咖啡館,位置就在星巴克門店不遠處,而Lavazza的全球首家旗艦店隨即也定在距離星巴克門店不過400米遠的斯卡拉大劇院(Teatro alla Scala)旁。雖然欲蓋彌彰地聲稱“新旗艦店的開業與星巴克無關”,但其中的火藥味是任誰都能聞得出來。

Lavazza的全球首家旗艦店

Illy的奢華高端咖啡館

而在今年5月份,星巴克的意大利1號店還未開張,瑞士食品大企業雀巢就宣佈,取得星巴克咖啡的全球行銷權,當然就包括意大利。

星巴克與雀巢來勢洶洶,意大利兩大家族傳承經營的咖啡品牌Lavazza和Illy各自採取不同戰略因應。Lavazza靠大舉併購來鞏固其意大利咖啡龍頭的地位,Illy則屬意佈局全球網絡。

已有123年曆史的Lavazza,上月以6.5億美元將美商瑪氏食品(Mars)的咖啡事業納入麾下,同時概括承受債務。Lavazza搭上併購熱潮擴張其全球版圖,近3年來在法國、丹麥、加拿大、澳大利亞收購咖啡業務。

雀巢想併購 Lavazza說:不!

今年稍早趁著Lavazza的杜林新總部大樓舉行落成典禮,副總裁拉瓦薩(Giuseppe Lavazza)宣佈,已對JAB控股公司與雀巢的收購提議說不,斥資興建新總部,也是要展現Lavazza家族不讓自家品牌落入外人之手的決心。

拉瓦薩表示,營收要是從去年的20億歐元擴大到25億元,他便能鬆一口氣,Lavazza壯大可讓惡意併購知難而退。併購瑪氏食品可望增加3億歐元年度營收,有助Lavazza在2021年前達成營收目標。

標榜原料百分之百高檔阿拉比卡咖啡豆的Illy,上月與甜甜圈Krispy Kreme母公司JAB控股達成經銷協議,2015年也簽了類似合同,顯示Illy積極尋找盟友,助它在膠囊咖啡市場搶佔一席之地。

Illy創辦人之孫、現任董事長安德魯.伊裏(Andrea Illy)指出,雖然沒有什麼比Illy的獨立性還重要,以後還是會籤其他經銷合約。Illy對併購敬謝不敏,但熱衷投資開設咖啡館,目前在43國有近250家分店。

意大利血統 成抗敵利器

根據調查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資料,雀巢包辦近四分之一的全球現煮與速溶咖啡市場,咖啡店出售的咖啡不計。排名第2的JAB市佔率僅10%, Lavazza及星巴克則以2.5%緊跟在後。

意大利諮詢公司Nomisma行銷專家祖柯尼(Silvia Zucconi)表示,意式咖啡雖欠缺規模,卻可從其他方面扳回一城,“它們相較跨國企業最大的優勢,就是其意大利血統。Espresso被視爲意大利產品,代表‘意大利製造’(Made in Italy)。”

結語

以Lavazza、Illy爲代表的意大利傳統咖啡文化,與以星巴克爲代表的美式現代咖啡文化其實是截然不同的。

在意大利,不僅咖啡師出品非常快,消費者喝起來也極其迅速。人們通常在吧檯邊稍等片刻就能拿到一杯新鮮的Espresso,隨即一飲而盡,付錢走人。很重要的一點是,價格也十分便宜(星巴克在意大利的定價比當地咖啡館普遍要高)。

星巴克則是另一個畫風。這家咖啡連鎖關於“第三空間”的提法已經廣爲人知了,其將咖啡門店視爲家和辦公室以外的最佳休閒去處或聚會場所,在咖啡飲品外,十分注重門店體驗和氛圍。

兩種不同的文化與體驗摩擦碰撞之下,究竟最終誰能奪得咖啡王國的咖啡市場呢?當真是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全部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覈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行業交流請加小編微信:qiannjie,謝謝~!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