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放开离合的那一刻起, 一切就交给命运了。

本周光影君为大家带来的是一部低调的英国纪录片《Closer to the Edge》(触摸极限),以真实的车手Guy Martin的小团队为视角,记录了曼岛TT这一世界上最危险最玩命的摩托车赛,关于曼岛TT,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Closer to the Edge(触摸极限)

曼岛TT平均车速超过200km/h,最高车速超330km/h;F1的平均车速为200km/h--260km/h;达喀尔拉力赛的平均车速为150km/h。在身体没有任何包裹的情况下,超过330km/h的速度,急速会使大脑产生错乱,引发眩晕甚至昏迷,这是非常危险的。

这座英雄小岛位于英格兰和爱尔兰之间,风景优美,但是对于一个车手来说,只有那些弯道才能让他们两眼放光。每年六月份,曼岛TT赛都会在此地举行。赛道是围绕岛外围的公路,全长60公里,有200个以上的拐弯,是全世界最长的赛道。赛道穿过城市、村镇、山路等,路况十分复杂,正式比赛一共是六圈。

自曼岛TT开办以来,已有超过246人死亡,伤者更是不计其数,但仍有那么一小撮人,即使摔断肋骨、烧伤身体、甚至截肢、以千分之一的几率与死神擦肩,来年还要站上赛道,直至死亡。然而,这却是一个没有奖金的大奖赛。

这些参赛的车手是否看起来很难理解?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或许孩子们会失去父亲,妻子会失去他们的丈夫,到底这些人真正在追求什么?相信看过这部纪录影片你会有答案。

单纯的从一部电影的角度去评价这部纪录片显然有失偏驳,流水账一样的情节,没有专业的演员,主角盖马丁本人语速极快同时还操着难懂的方言,如果你是奔着体验感官刺激而来的话,恐怕会失望,甚至如果你不是一个热爱摩托车到骨子里的人,在比赛开始之前的前半部分你一定会犯困。

但也只有在经历过这100多分钟的头晕目眩之后,回头想来才会明白几分,为何这些“疯子曼”会如此迷恋这项赛事——人比F1、MOTOGP更贴近地面,赛道封闭但狭小,众多个连续高难度弯都挑战了车手及车队对比赛的阅读和预判能力。

影片开场,首先是一个车手主观低角度镜头,无限贴近公路,没有配乐,只有引擎声。干燥激烈的感觉直冲头脑后,可惜这样的镜头并不多。

正式比赛中的摄像机和航拍提供了一部分镜头,非常真实的还原了比赛,在盖·马丁失踪,赛车意外爆炸,曼岛本土车手摔到山下,还有一些车手像炮弹一样撞向墙体,你才意识到到这不是电影特技。

盖·马丁的主业是一名卡车司机,在2009年赛车意外爆炸而受伤后,他躺在病床上轻松地说笑,随后2011年就重返了TT赛场,拿到了3站第三名和1站第二名,但是盖·马丁最终也没能拿到冠军,他总是归结于运气不好,就是喜欢他这种洒脱不羁的性格,2016年盖·马丁宣布不再参加曼岛TT,转而投向了耐力自行车运动。

更为传奇的是另一位冠军车手Ian hutchinson,经历了严重的事故,为了重返赛场经历了5年时间,30多次大大小小的手术,最终重得曼岛TT的冠军。他的故事我们下次再和大家分享。

就和曼岛的名字—The Isle of Man,男人的岛屿一样,这项比赛不会因为有人受伤或者死亡而停止,导演没有刻意放大或拉长某个时间点。这项运动不该靠煽情去让人了解。即便是死亡也不会把时间凝固,比赛和生活都在继续,一如往常。

我们终究不是战车上坐着的那些人,可能永远也无法理解速度和极限和生命的纯粹,也永远无法Closer to the Edge,对于某些事情的热爱和执着,借用车手们的话:↓

“若是我的生命里没有引擎的轰鸣,我的世界没有任何意义。”

“它已深入骨髓,你无法抗拒,只会渴望更多。”

“其实我比谁都热爱生活,而骑摩托车就是我的的热爱方式。

“五十年来,仿佛我的生命只有那100个星期。”

“这就像染上烈酒或是同性恋,你逃不掉的。”

不难想象,“疯子曼”们会持续不断地向最高荣誉和最快时速发起挑战,而死亡人数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还会继续增加,但敢去梦想,敢去实现,甚至敢去面对死亡,这都让这些车手们散发着独特的迷人魅力,我们或许不会像他们一样如此迷恋这项赛事,但我们的人生也同样可以像这些“疯子曼”们一样敢梦敢做,并敢当。每个人都可以是“疯子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