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醋”这个词语,自古以来一直是一个流行词,就是妒忌的同义词和比喻语,一般常用于男女关系方面。

说起这个词语,还真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

唐太宗当年可是一个明主,在他的带领下,众大臣恪尽职守,君臣共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辉煌。

在李世民的班子里,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他的宰相房玄龄。房玄龄殚思竭虑,为朝廷的兴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一日,李世民看到每日劳累的房玄龄脸上的皱纹增多了,头发也花白了,特别于心不忍。于是就想奖赏他两个小妾,以照顾他的生活。

谁知房玄龄听说了皇帝的“美意”后,不但不感谢皇帝的恩德,还连连摆手,坚决不要。

这一下轮到李世民疑惑了:别人一听这等美事,马上就千恩万谢,山呼万岁了,这个死脑筋,他怎么还推辞呢?莫非这两天劳累的脑子糊涂了?

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他的爱卿房玄龄,是个十足的惧内之人——对于皇上的恩典,他有那个贼心,没有那个贼胆呀!

李世民脑子一转,想出一个办法来。他诏令房玄龄唤他的妻子觐见君王。

房玄龄的妻子来到宫中,看到御案上放着一个大杯子。此时李世民发话了,他给房夫人一个选择:要是遵从皇命的话,就让房玄龄带两个小妾回家;要是违反皇命,那就喝了这杯毒酒,在皇帝面前自尽。

谁知道房夫人这么刚烈,听完皇帝的吩咐,二话不说,端起“毒酒”一饮而尽。

当房夫人含泪喝完后,才发现杯中盛的根本不是什么毒酒,而是带有甜酸香味的浓醋!

李世民一看这个情况,也不能再强迫了,只好收回成命。

但此后大家便把“嫉妒”和“吃醋”融合起来,“吃醋”便成了嫉妒的比喻语。

我们现在一说哪个女人是“醋坛子”,就是指嫉妒心特别强,每天“醋”不离口。

而一个大男人,要是像房夫人那样喝醋呢?在过去肯定会被大家笑掉大牙的。就说明这个男人小肚鸡肠,不够男人的风范,会被人看不起的。

要是军营里出现这么一个人物,那更是奇葩了,肯定会被军士们笑掉大牙的。

因为无论是军官也好,士卒也好,都是在刀口舔血中生活的,一般都是生性豁达之人,要是小肚鸡肠,是很难在军营里立足的。

但天下却无奇不有,还恰恰有这么一个军营中人,因为吃醋,而引发了肠胃出血,但他不但没有令众军士斜眼相看,还让他们好生佩服。

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初任迪简在天德军中当判官,丰州刺史李景略宴请众将士。

任迪简由于军务上的事,耽搁了一会,等赶到宴席的时候,酒宴已经开始了。

军中规矩,迟到了就得罚酒,这没什么可说的。

罚多少?一大盅。

任迪简自然不敢破坏这个规矩,那就按老规矩来吧。

侍卫给他倒了一大杯酒,端到他的面前。

任迪简端过酒杯,准备一饮而尽时,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就喝了一小口,想喘喘气,慢慢的喝。

美酒应该醇香浓郁才对,这杯中酒怎么一股酸味呢?

他斜眼一扫那个倒酒的侍卫,只见这个侍卫此时已经脸色刷白,双手颤抖不已。

任迪简马上就明白了,这时侍卫在匆忙中将醋壶当酒壶了,给他满满的来了一杯“老醋”!

这个李景略是个契丹族将军,生性桀骜,治军极严,平时部下稍有过失,便会遭到重罚。像今天这等大错误,如果声张出去,那个卫侍肯定会被杀头的。

想到这里,便咬着牙将杯中剩余的浓醋一口饮尽。

这个醋和酒可大不同。酒人要是喝得有些多了,最多引起、眩晕、呕吐罢了。

可是醋就不一样了,那是弱酸,喝到肠胃之后,不一会任迪简就感觉到浑身发软,腹中是一片火辣辣的。没喝多大一会,就不省人事了。

后来让人抬到休息室,没多久,开始哇哇大口吐血。

别人都以为那是任迪简贪杯,喝酒伤了胃,只有那出错的侍卫知道是怎么回事。

此后,任迪简宽厚仁义的名声就在军中传开了。士卒们听说任迪简的事迹后都感动的掉眼泪。

后来李景略死了,军中众人联名恳请,让他当军队的主帅。

由于任迪简爱兵如子,还善于治军,所以他的士兵作战时非常敢于拼命,后来随着战功的积累,任迪简的官位逐渐提升,最后竟官至易定节度使。

唐朝时期的节度使,绝对是一个封疆大吏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加军区司令员的职位。

任迪简只因一碗醋,而收买了军心,最后当了这么高的大官,后来还真遭到一些小人的嫉妒,认为他的投资成本这么低,投资回报率却这么高,每每说起此事来,总有些愤愤不平呢。

但是这些人从来没想过,如果这事遇到他们,他们会这样处理吗?

参考资料:《唐国史补》唐·李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