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外,这些企业的领导者也会如当年明朝统治者一样,将996的重要性和民族品牌命运乃至国家经济挂钩,让员工无条件接受,至于正当的加班权益,则根本无心考虑。它的外国对手看到时机,发布了这样的招聘信息,声称本公司会在薪资同等条件下维持965工作制,结果,那家中国企业的员工大量跳槽,由于他们的特殊性能力,很快就让竞争对手挤垮了自己的老东家。

今天的中国已因为美国等国的压力,被迫陷入了无形的经济战。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无形战场上,博弈同样激烈。代表着中国自主品牌的各企业堪称经济战中的军队,而如何让商业军队坚不可摧,这个问题的解决也同样离不开对军事史的透彻研究。

▲马云对996的解读必然引发很多人的不满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创建者马云对当今中国IT行业愈发蔓延的996工作制进行发言,他以一种类似心灵鸡汤的所谓励志口吻无形中肯定甚至推崇了这一工作制。此言一出,立即引发热议,虽然很多中国企业已无形中将996作为宗旨,并且无不是将其和未来中国产业兴盛和中国在经济战中的走向挂钩。然而,这真的是强国法宝吗?我们不妨从明末的三方战场对决,来分析996类简单粗暴模式到底会有何等效果。

▲崇祯的结局,对一些坚持无条件996制的企业领导堪称警示

明末,关外满清军队屡屡来犯,威胁明帝国边关乃至京师。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使得明帝国经济陷入空前危机。为扭转战场败局,崇祯皇帝猛增辽饷(对清军作战军费)的幅度,因此导致大规模起义。被迫两线作战后,崇祯又开始征剿饷和练饷用于镇压起义,他认为,有严厉的国法为依托,百姓胳膊拧不过大腿,心态几乎和一些今日坚持996制度的领导如出一辙。面对三饷,民众负担重如今天面对996工作制的员工,起义有增无减,随之而来的是征税几乎征到了孙子辈。结果起义领袖李自成曾只剩18人后败退山中,却很快发展为百万之众,道理就在此,一句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让崇祯一切努力白费,也使崇祯在李自成兵破北京后上吊。

▲盲目推崇996制度的中国企业很可能让外国同行成为经济战中的李自成

今天很多人看到后来满清渔人之利,也开始以指责口吻对待起义者。他们认为,若无明亡,中国必然不会在后来的清朝落后世界,迎来百年屈辱,所以起义者罪大恶极。无独有偶,明朝统治者同样以类似心灵鸡汤的方式进行宣传,声称战争取胜后,大明将迎来中兴盛世。然而对百姓而言,未来盛世如何,无法掩盖眼前活不下去的现实,自然会被一句极为现实也盼望已久的口号吸引,站在起义者一边。纵然明朝覆灭,李自成或满清坐江山,也不在自己考虑的范围。而且明朝军队的军饷也经常被拖欠,导致大量哗变者加入起义军或满清,满清审时度势,立即以重赏收买投奔者的人心。结果,加入清军的前明军在以后打南明和起义军时甚至比八旗军还凶,一改昔日为崇祯卖命时的消极。

▲纵然经济博弈激烈,但如果因此盲目压榨员工,最后只能害了自己

今天,随着IT行业在中国突飞猛进,诸多中国民族知名企业开始在世界市场上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不可否认,中国IT行业面对海外对手的挑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中美无形较量已展开,国内外竞争愈发激烈,促生残酷的淘汰制。这也就是不少企业为了眼前之利,盲目推崇996甚至997工作制的原因,工作时间一增再增一如当年明朝民众面对越发繁重的赋税,这种背景和当年战争环境有着不少类似之处。此外,这些企业的领导者也会如当年明朝统治者一样,将996的重要性和民族品牌命运乃至国家经济挂钩,让员工无条件接受,至于正当的加班权益,则根本无心考虑。

▲今天盲目的996等于当年三饷,无法忍受的员工/民众最后只会葬送原本美梦

纵然,民族情怀和爱国心的确会鼓舞士气,但如果对此进行滥用和曲解,甚至以此当成随意压榨人的挡箭牌,最终只能适得其反。曾有一家中国公司,也曾在同领域和外国同行不分胜负,但该企业在没有提升福利的前提下盲目增大劳动量,甚至以严厉纪律让员工服从,一时间怨声载道。它的外国对手看到时机,发布了这样的招聘信息,声称本公司会在薪资同等条件下维持965工作制,结果,那家中国企业的员工大量跳槽,由于他们的特殊性能力,很快就让竞争对手挤垮了自己的老东家。毫无疑问,这是明末历史的重演,对员工们来说,再多的民族类心灵鸡汤掩饰不了自己不堪重负而待遇止步的现状,就算在遥远未来,中国在经济战博弈中大获全胜,但如果是以自己的待遇乃至身体健康为代价会如何?纵然自己的跳槽会有利于外国对手,但至少能满足自己当前急需。当年满清和李自成用这一招,今天和中国企业竞争的外国企业同样也会!

关键时期的加班或赋税增加,无可厚非,但如果无视更好的选择,进而用所谓的国家民族道义掩盖民众/员工的压力,则只有一败涂地。而且,如果能够在特殊措施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员工/民众其他福利,也完全可以取得相对好些的结果。如果和杭州某公司年会宣布的无条件996那样,甚至想着员工会因为工作不好找,害怕被辞退而被迫接受,那么就几乎帮了竞争对手/敌国的大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