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上午10時,咸陽市公安局被拐兒童認親儀式上,當年2歲大走失的小高(化名)走上回家之路。 華商報記者 趙彬攝

昨日上午,咸陽市公安局舉辦主題爲“讓愛團圓警徽照亮回家路”認親儀式,公安部刑偵局副局長陳士渠,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張安新,省公安廳刑偵局副局長徐楓出席,“寶貝回家網”志願者代表、“三秦回家網”工作人員等應邀參加活動。

6名被拐賣受害人在警方打拐DNA信息庫的幫助下,終於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他們有相同的經歷,要麼直接被拐走販賣,要麼人羣中走丟後被拐賣,他們被拐賣時年齡最小的不到2歲,最大的也才4歲,被拐賣時間最久的受害人已與親生父母離別了31年。在當天的認親儀式上,6個家庭骨肉團聚,相擁而泣,道不盡團圓的喜悅。

昨日上午,對於咸陽的六個家庭來講,是一個美麗的夢,但這個夢卻真真切切。因爲他們丟失的兒女,在警方打拐DNA信息庫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

在認親現場,一個不倒翁、一把長命鎖、一張泛黃的照片……都在訴說着一個家庭在孩子走失後的悲情故事。這些小小的物件是父母的精神支柱,從失望到絕望,從絕望再到滿懷希望,他們從未放棄過尋找,無論是過去十年、二十年、還是三十年……當健壯的兒子、秀麗的女兒真的歸來時,很多父母仍然以爲這是一個美麗的夢。

茫茫人海,終生尋找,

一息尚存就別說找不到。

希望還在,明天會好,

歷盡悲歡也別說經過了。

摘自歌曲《每一次》

■“我一直相信我兒子還活在這個世上,我也相信總有一天我會把他找回家……”

■“不知道娃現在怎麼樣,不知道過得好還是不好,不知道還在不在世上。”

■“兒子沒丟時,我每天下班後都會帶着兒子在單位外邊玩,後來單位搬遷後,那裏就慢慢成了荒灘,我相信兒子有一天會回來的,執意一人住在兒子走丟的地方。”

■“在過去的31年裏,我一直憎恨自己,恨自己的腿,乃至放棄治療腿疾落下了殘疾,因爲31年前,帶着女兒到醫院給自己看腿疾時,在西安火車站的候車室裏,不慎將一歲半的女兒丟了。”

■“我一定要找到 親生父母,我不能讓他們因爲丟了孩子留下終生遺憾。”

■“幾十年過去,家中佈局始終沒變。孩子丟失了26年,我一天都沒忘記他。”

乾縣的高二明

孩子1歲多時家中丟失

他獨守荒灘31年等兒回家

高二明的兒子小高找到了,高二明想不到還能見到生龍活虎的兒子。丟孩子的那年,兒子還不到兩歲。當時村裏有人家過事兒,忽略了孩子,沒想到再見就是31年以後了。

這31年裏,經歷了工作單位搬遷、自己退休,這些年除了他找,朋友、親戚、同事都幫着找,但卻杳無音信。高二明說:“想念兒子了,就到兒子走丟的地方看看,那是他以前工作的單位。兒子沒丟時,他每天下班後都會帶着兒子在單位外邊玩,後來單位搬遷後,那裏就慢慢成了荒灘,他相信兒子有一天會回來的,後來便執意一人住在兒子走丟的地方。”

在昨日的認親現場,得知自己身世不久的小高說,前不久接到警方電話通知時,全身發抖,他趕緊從永壽前往乾縣瞭解情況。見到自己親生父母,得知他們尋找自己的艱辛,小高說,在未來的日子裏,他會盡最大努力,讓兩邊的家都幸福。

11月22日上午10時,咸陽市公安局被拐兒童認親儀式上,一名被拐兒童的父親還保留着當年兒子的金鎖。 華商報記者 趙彬攝

永壽的葛和平李亞紅

22年前4歲兒子被拐

爲找娃借遍親朋的錢

一把長命鎖,成爲李亞紅心裏揮之不去的痛。“不知道娃現在怎麼樣,不知道過得好還是不好,不知道還在不在世上。”22年前,兒子小葛在永壽縣藥廠十字被拐,李亞紅和丈夫20多年來爲了找娃,借遍了親朋的錢,而他們掙錢的唯一動力,就是爲了有錢再去找娃。

“村裏人也都幫着找,尋了好長時間。”有了收成賣了蘋果的錢都會用作尋找孩子,村民說,葛和平夫婦爲找孩子花了很多錢,哪裏說有孩子,他們就一定過去看看是不是自己的……而平日裏,只要想兒子,李亞紅就會將兒子曾經佩戴過的長命鎖攥在手心,摸上一遍又一遍,恍惚覺得兒子從未離開,卻深知這是在自欺欺人。這把因年久已經褪色的長命鎖,昨日也出現在認親現場。

讓李亞紅和丈夫欣喜的是,兒子4歲被拐時,至今都對他們這個家有深刻的印象。小葛被拐到武功。在認親現場,他一遍遍地擦着眼淚。他說,他經常做的夢原來是真的,他夢到媽媽、夢到姐姐,夢到她們對着家裏的紅鐵門哭,雖然早已不記得她們的模樣,但現如今家裏的大門還是他夢裏的樣子;原來,他早就在夢裏與家人相見了。

11月22日上午10時,咸陽市公安局,在被拐兒童認親儀式上,小張(化名)左手拉着她兩歲多的兒子,右手摟着母親相擁而泣。華商報記者 趙彬 攝

興平的晁春玲

31年前看腿疾時丟失1歲半女兒

因內疚放棄治療終身殘疾

家住陝西興平55歲的晁春玲說:“在過去的31年裏,我一直憎恨自己,恨自己的腿,以至於放棄治療腿疾落下了殘疾,因爲31年前,我帶着女兒到醫院給自己看腿疾時,在西安火車站候車室,不慎將一歲半的女兒丟了。”

自從丟了女兒,晁春玲就不治總是時不時腫脹的腿了,親朋們都知道,她這是在懲罰自己。爲了找到女兒,晁春玲拖着一條病腿不知走了多少路,到處發尋人啓事,去很多地方的兒童福利院尋找,但沒一點兒消息。

當DNA信息比對到河南商丘的一名女子時,民警火速出發,但沒想到,順着地址找過去後,那裏所有村莊和單位全被拆成一片廢墟。好在一路打聽一路尋,最終在山東曹縣找到了晁春玲走失的女兒小張。如今,已經33歲的小張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帶着兒子回來認親,她說她特別感謝親生父母這麼多年都沒放棄自己,也表示過世的養父母對自己很好,以此撫慰親生父母30多年來對自己的思念和擔憂。

11月22日上午10時,咸陽市公安局。小趙(化名)1987年出生於咸陽興平的一個農村,1991年他3歲半時被人販子拐走。在見到親生父母時,他們相擁而泣。華商報記者 趙彬 攝

武功的代建國

26年前3歲半兒子丟失

爲尋子找遍大江南北

武功人代建國的包裏,一直裝着一張尋人啓事,這張印於26年前的啓事,記錄了他找兒子的所有艱辛路程。

代建國仍然記得,1992年10月31日,開食堂的母親剛剛包了半斤餃子,3歲半的兒子拿着5毛錢出門,跑出去買糖一去不返。

代建國不記得自己走過多少路,問過多少人,他拿着26年前印的已經發黃的尋人啓事說,這個他當年印了滿滿三包,“河南、河北都找遍了,青海新疆也都尋過。”在尋找兒子的過程中,他總是天黑了從這個縣往下一個縣走,這樣既省了車費,還又省了住宿費,困了隨便睡一會兒,餓了隨便買點東西墊墊肚子,所有的節省,都是爲了將更多的錢花了找兒子的路上。

認親現場,小代瞭解到父母如此不易後,不禁動容:“爸爸媽媽,我回來了!”這讓代建國夫婦泣不成聲。

1987年出生於咸陽興平的小趙(化名)與家人的合影。 華商報記者 趙彬 攝

興平的趙女士

27年前玩耍時弄丟3歲半的弟弟

她在自責中長大

“臉上有疤,留小平頭,穿着粉紅毛衣套着黑袖套,黃褲子,方口鞋。”對於小趙走丟時的模樣,很多村民都記得起。

小趙出生在陝西興平。27年前,在他3歲半的時候,一次在姐姐的帶領下出去玩時,不幸被擁擠的人羣衝散。爲此,小趙的姐姐是在自責的痛苦中長大的。小趙的姐姐昨日也來到了認親現場。從始至終,她都擦着眼淚,弟弟走丟時,她也纔是5歲的小女孩,記得媽媽在家裏包餃子,她帶着弟弟到附近的市場玩耍,市場里人很多,走着走着就不見了弟弟的蹤影,全村的人都去找弟弟,而她什麼也做不了,只知道闖了很大很大的禍,在往後的日子裏,她才慢慢明白,生命中那個可愛的弟弟不見了,是她弄丟的。每天在自責中度過,當得知弟弟找到時,她終於將這沉重的包袱卸下。在認親現場,當小趙認親時,一家四口抱在一起哭成一團。趙女士幾度哽咽,她說,“讓弟弟流落在外,這一切都是我的錯。”

湊巧的是,生活在河南的小趙也一直在找尋自己的親生父母。他說,早在小學四五年級時,就聽村民們議論他的身世,從那個時候起,他就想到尋找親生父母,長大後,便聯繫了網絡上的一些尋親機構,並不是養父母對自己不好,而是他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能夠感同身受地理解父母對子女的那份愛。“我一定要找到親生父母,我不能讓他們因爲丟了孩子留下終生遺憾。”

11月22日上午10時,咸陽市公安局被拐兒童認親儀式上,6個與親人團聚的家庭向民警送上錦旗表示感謝。 華商報記者 趙彬攝

興平的何先鋒、劉肖肖

爲等4歲時丟失的兒子回家

家中的擺設26年沒變

不倒翁是興平籍小何4歲前最愛的玩具,也成了他被拐後父母寄託想念之情的唯一物件。認親儀式現場,何先鋒、劉肖肖夫婦拿着當年的不倒翁等待孩子出現。

一張張背面寫滿信息的照片,一張張“尋骨肉”啓事,提起丟失的兒子,劉肖肖仍能清楚地描述孩子小時候的喜好。她說:“就是這個竈房,我做飯時他常常趴在那個洞口看我,愛喫麪,愛喫包子。”村民說,孩子丟失後的四五年裏,何先鋒夫婦一直堅持尋找兒子,踏遍乾縣、禮泉、西安等地。認親現場,劉肖肖拿着兒子當年最喜愛的不倒翁,她說,那時候兒子睡覺都抱着它。

“幾十年過去了,何先鋒家中的佈局、擺設、物件,甚至連牀單都始終沒變。孩子丟失了26年,我一天都沒忘記他。”何先鋒說,看着家裏的一切,他就想起兒子,同時,他也盼望着,有一天兒子回家,能夠和家人一起回憶過去相處的情景。

還未相見,小何便把自己的照片和姐姐發來的一張父親年輕時的照片合在一起。他說,得知身世後,自己也想早日回家與父母相見。

如今小何生活在河北石家莊。今年11月初

他在得知這一切後,還未和親生父母相見便早早將姐姐發來的一張父親的照片和自己的製作在一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